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87
30例3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刘建平 刘敏 张爱华 陈接强 朱圣群 李昕 田喆 赵慧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分析3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冠脉造影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9年9月共30例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经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年龄≤35岁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男性26例(86.67%),女性4例(13.33%)。危险因素中吸烟23例(76.67%),血脂异常16例(53.33%),冠心病家族史9例(30%),高血压4例(13.33%),糖尿病3例(10%),其他3例(10%)。有明显诱因者23例(76.67%),以胸痛为主者26例(86.67%)。25例(83.33%)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16.67%)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造影结果:阴性3例(10%),单支病变23例(76.67%),其中前降支17例(56.67%),双支病变2例(6.67%),三支病变2例(6.67%)。结论3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为男性,吸烟、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以胸痛为主,多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单支病变为主,其中前降支为最常见受累血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35岁以下;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见于中老年人,35岁以下AMI患者相对少见,这部分患者临床和冠脉造影(CAG)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和冠脉病变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9月~2009年9月共30例入住北京友谊医院,经急诊CAG明确诊断为AMI,且年龄≤35岁的患者。AMI诊断标准至少满足下列3条中的2条:(1)缺血性胸痛≥30 min,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抬高≥0.1 mV(肢体导联)或≥0.2 mV(胸导联);(3)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钙蛋白、肌红蛋白、CK-MB)升高。如果存在第(2)条,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否则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1.2临床资料(1)发病时主要症状和诱因。(2)入院时测定患者血糖、血脂,心肌坏死标记物。(3)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血脂代谢异常的诊断依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既往无糖尿病史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