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
编号:13765489
15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0
     【摘要】目的对150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加以总结。方法对2010年4月~9月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112例(74.67%)小于3岁均有皮疹,以手、足、口、臀部为著,其次为双膝、肘关节。116例(77.33%)伴发热,发病集中在5~7月份。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并予以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预防并发症发生,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肺等重要脏器,近年来国内HFMD发病呈现上升趋势。现将2010年4月~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0例全部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93例,女57例,男女之比1.6∶1,发病年龄5个月~9岁,其中5个月~1岁24例(16.00%),1~3岁88例(58.67%),4~6岁28例(18.67%),7~9岁10例(6.67%),4月份发病6例,5月份发病52例,6月份发病58例,7月份发病27例,8月份发病4例,9月份发病3例。150例患儿中,托幼儿童及小学儿童发病112例,38例为在家散居儿童。

    1.2临床表现

    1.2.1发热116例(77.33%)伴发热,其中低热(37.5 ℃~38 ℃)60例,中等热(38 ℃~39 ℃)33例,高热(39.1 ℃~40 ℃)22例,40 ℃以上为1例,发热多在病程第1~3 d出现,无固定热型,无发热病例34例(22.67%)。

    1.2.2皮疹150例患儿均有皮疹,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粒至黄豆大的水疱型皮疹,周围绕以红晕,椭圆形或圆形,手掌、手指屈侧,脚底、脚趾屈侧,肛周广泛分布。水疱长轴与皮纹一致,数目十至数个不等。少数病例肘及膝关节处亦可见相似疱疹或斑丘疹。皮疹均在发病2 d内出齐,一周内消退,无色素沉着。
, 百拇医药
    1.2.3口腔黏膜损害所有病例均有口腔小疱疹或溃疡,病初口腔内出现直径2~3 mm水疱疹,边缘充血,约1~2 d后破溃,形成覆盖黄白色假膜的小溃疡,针尖至绿豆大小,很少融合成片,分布于颊黏膜,软硬腭,舌、唇及齿龄部,溃疡疼痛致患儿哭闹,进食困难,流涎,约5~10 d愈合。

    1.3实验室检查150例均行血常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检查,血常规中WBC≤10×109/L者118例(78.67%),分类以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偏低,心肌酶学异常12例(8.00%),肌钙蛋白阳性7例(4.67%),C反应蛋白阴性134例(89.33%),阳性者16例(10.67%),空腹血糖升高20例(13.33%),本组病例中有80例予以胸正位X线检查,正常63例(78.75%),异常17例(21.25%,支气管炎14例,肺炎3例)。

    1.4治疗方法150例患儿均给予炎琥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升高者及合并支气管炎、肺炎者均加用单种抗生素,酌情用静脉丙种球蛋白,2 g/kg分2~5次给予水溶性维生素,1,6二磷酸果糖,口腔黏膜溃疡给予溃疡散喷雾,注意口腔护理,皮疹外用阿昔洛韦软膏,高热及口腔溃疡较重不能进食者注意补充热量及电解质防止脱水。
, http://www.100md.com
    2结果

    本组病例预后,大多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16例发热病儿2~4 d体温下降至正常。口腔溃疡及皮肤皮疹大部分于3~8 d痊愈,且皮疹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3例合并肺炎者,治疗时间有所延长,10~13 d后痊愈,经治疗后,12例心肌酶异常及7例肌钙蛋白异常者复查均恢复正常。

    3讨论

    HFMD于1957年首发于新西兰和加拿大,是以手掌、脚掌、臀部及口腔黏膜发生水疱疹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以柯萨奇A16为主,A5、A6、B2、EV71等亦可引起本病[2],其中以柯萨奇病毒16及EV71型最常见[3],并呈交替流行,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在患者的咽部、直肠、粪便及水疱内均可分离出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和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病毒牟各型间无交叉免疫[4],HFMD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轻,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仅少数重症病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起脑炎、驰缓性麻痹,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进展快,导致死亡。本组病例以发热(77.33%),皮疹为主,绝大多数为轻症患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3例肺炎,12例心肌酶,7例肌钙蛋白异常者经积极治疗恢复正常,提示临床医师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皮疹形态、部位、伴随症状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危重病例发生,降低死亡率[5]。
, 百拇医药
    HEMD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为丙类传染之一,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本组病例112例(74.67%)小于3岁,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1.6∶1,与文献资料一致,男性儿童发病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儿童活动范围较广,接触致病菌机会多有关。本病好发生于夏秋季,有明显的季节性,本资料显示有137例(91.33%),发生在5~7月,且以托幼儿童及小学儿童发病为主,占74.67%,提示在儿童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现患儿应当隔离,并注意日常用品及餐具严格消毒,房间通风换气,防止疾病流行性传播。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

    [2]杨智宇,朱启熔,李秀珠.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型16型的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3]杨秀惠,延生.手足口病原学研究进展.传染病信息,2008,21(3):129-131.

    [4]谢雯,赵红.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品病临床研究概述.中国医刊,2008,43(6):2-4.

    [5]齐顺祥,王永祥.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进展.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2):1341-1343.

    【收稿日期】2011-05-09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周丽玲)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小儿科 >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