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癌 > 大肠癌
编号:13758802
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5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6例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出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其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手术之后给予其加强呼吸系统的管理及心肺功能监测等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手术之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结果本组36例高龄大肠癌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得到及时处理,恢复顺利。结论加强术前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对提高手术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大肠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大于70岁的患者发生的大肠癌可被称为高龄大肠癌。因为高龄大肠癌患者进行化疗、放疗不敏感,分化型比较多。其一般多会致使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故此类患者一旦经过确诊,应及时给予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但老年患者因多合并有其他疾病,在手术之后易于出现严重并发症,致使其死亡率居高不下。有相关研究称此疾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5%左右[1]。本组并发症为22.5%,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自2000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手术治疗36例高龄大肠癌患者,笔者依据此类患者的疾病特征,给予患者做好手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后对疾病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患者进行加强呼吸系统的管理及心肺功能监测等护理措施,得到了肯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70~80岁。直肠下段癌12例,直肠中段癌2例,直肠上段癌6例,乙状结肠癌8例,左半结肠癌2例,右半结肠癌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为1例患者为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1例患者为粘连性肠梗阻,2例患者为肺部感染,1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心律失常,2例为高血压。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都没有发生吻合口瘘等情况,无一例出现死亡。

    2护理措施

    2.1手术之前的护理措施

    2.1.1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患者提出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关心鼓励患者,讲明术后会尽快恢复,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

    2.1.2给予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注意患者的电解质情况,保证其平衡,因此疾病患者因年龄会表现为症状不典型,故患者自身会予以忽视,医院也易于出现误诊。患者会有电解质紊乱、低蛋白症、贫血、食欲减退、便血等表现,故在手术之前应注意保持其营养,以可以进行手术。故在手术之前给予其低渣、高蛋白、高能量等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给予营养支持后,可以减少手术后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作次数和时间。
, 百拇医药
    2.1.3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是施行大肠癌手术的前提条件,包括肠道清洁准备和肠道内灭菌准备,目的是减少手术感染和防止吻合瘘发生。肠道内灭菌准备在术前3 d开始服用甲硝唑2片。3次/d,术前1 d加服链霉素1 g,3次/d,肠道清洁准备为术前晚常规用0.3%的肥皂水清洁灌肠,至肠道内积粪全部排空且无粪汁为止。因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相对低下,胃肠蠕动慢,进行灌肠时要严格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液量和液压,温度为39 ℃~40 ℃,每次液量不超过800 ml,液压以30~50 cm为宜,切忌大量高压灌注,以免导致虚脱或肠黏膜出血。

    2.2术后观察与护理

    2.2.1心血管系统观察与护理高龄患者由于手术的创伤、麻醉、术后疼痛、紧张等因素,术后患者高血压、心率、呼吸常出现变化,应严密监测。本组有两例高血压危象被及时发现,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并进行处理,采取迅速降压措施,用硝普钠25 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或给予硝酸甘油,经及时救治使血压得到控制。本组两例发生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后,经控制输液速度,积极行抗心律失常治疗,使患者转危为安。
, http://www.100md.com
    2.2.2肺部的观察与护理由于高龄患者术前多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肺功能减退。在加上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创伤大及手术后疼痛等因素都会影响患者胸式呼吸的幅度和痰液的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术后72 h内,应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注意体位、止痛、雾化、化痰、排痰以及胃肠减压,各引流管道等多方面的护理配合。对患者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6 h后采取半坐卧位。翌日起每2 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咳痰,同时嘱患者双手按压腹部切口,用力咳痰,适当给予止痛,加强雾化、祛痰药物应用,促进呼吸道痰液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由于笔者加强了呼吸道的护理,本组只有2例发生肺部感染。

    2.2.3切口的观察高龄大肠癌手术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发病率高[2]。由于高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易发生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本组共发生1例切口感染。术后应观察切口敷贴是否渗血、渗液,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手术3 d后体温高于38.5 ℃,可能并发切口感染,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2.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由于手术刺激血管内膜损伤,术后血液凝固性增高,尤其是高凝患者、高血压患者长期卧床,在加上癌症患者,肿瘤细胞本身就能激活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2],等原因,易于出现此并发症。本文中有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4]。在手术后第4 d患者出现左下肢的肿胀、疼痛的表现。确诊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尿激酶6万U静脉滴注,连续5 d症状消失。为防治静脉血栓形成,输液时速度不宜过快,可减少对血管内膜刺激,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流动等。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陈剑,李伟民.高龄大肠癌临床特点(附130例)[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7,11(2):128.

    [2]张培达,关键,冯国明.高龄大肠癌113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4,21(2):121-122.

    [3]梁跃进,王振城.癌症与V血栓栓塞[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25(4):222.

    [4]陈洪生,周淑筠,刘明.肠梗阻支架在大肠癌低位梗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86-87.

    【收稿日期】2011-09-19, http://www.100md.com(陈琳白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癌 > 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