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722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类癌)1例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手术注意事项及疗效进行观察和报道,并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特点。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Cga(+)、Sya(+)、CD56、Ki-67阳性率1%、CK广谱(+),患者术后10 d痊愈。结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较为少见,可采取手术方法治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类癌

    类癌是一组发生在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瘤,其名称最早由Oberndorfer于是1907年提出[1]。类癌最常发生于消化道。直肠类癌是肠道类癌的第三个好发部位,发生于肠黏膜腺体的嗜银细胞,多从黏膜层的下部发生,早期即延伸至黏膜下,在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肿物,多呈局部性浸润性生长,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转化成神经内分泌癌、腺癌或鳞癌的可能,应及早治疗[2]。本科于2011年6月诊断并治疗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农民。于是2011年6月2日因“肛门疼痛”来笔者所在医疗机构就诊。自述两个月前在某大医院因为“肛门不适”检查,发现直肠5 cm处有一包块,医生告知多半是良性肿瘤。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型偏瘦高,全身淋巴结无肿大。给患者肛内注入开塞露,便后专科情况检查见:肛缘6点位有一裂口,肛门疼痛,张力较大,不能指检。诊断为“肛门狭窄、肛裂”。嘱其作肛门松解术和直肠检查。次日,患者述大便后肛门疼痛剧烈,要求手术。术前1 h予甲基麦角酰胺(methysergide)4 mg/次,静注。局部麻醉下,消毒铺巾,顺利完成“肛门松解术”,同时指检和镜检发现:直肠6点位5 cm处有一约1 cm大小,单个、光滑完整、边界清楚、质硬的脐状包块,挤压有白色奶状分泌物。根据患者要求,手术摘除整个包块,深挖基底部,并分段结扎。油纱填敷,丁字带固定。包块部分送病理科检查。术后每日便后敷药黄连霉液纱条,甲硝唑注射液20 ml保留灌肠。嘱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10 d患者痊愈。病理检查诊断报告:直肠:神经内分泌瘤Cga(+)、Sya(+),CD56、Ki-67阳性率1%、CK广谱(+)。
, 百拇医药
    2讨论

    直肠类癌又名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少数病例因产生的激素而出现一组特殊的临床表现称为类癌综合征,约占消化道类癌的17%~25%[3]。多数为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但具有转移复发潜能[4]。发病率约为2/10万,由于类癌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其真实发病率可能更高一些。直肠类癌具有以下的特点:(1)直肠类癌多发生黏膜下层及黏膜深层,多呈微黄色或灰黄色,表面光滑完整、边界清楚、质硬,体积一般较小,多数直径在1.5 cm以下,偶见大于数厘米者。部分病例仅表现为黏膜下局限性增厚,扁平和略凹状的斑块。或呈息肉样病变。可以直接浸润生长,也可经淋巴系统或血行转移。其次,直肠类癌的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小类癌可无症状,多在直肠指检或手术中意外发现。随着肿瘤进展可出现腹部不适,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包块,低位肠梗阻及转移症状等。(2)尿内5-HIAA定量测定对类癌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在80%左右,特异性可达100%。但类癌的确诊还是有赖于病理活检,对同一部位深凿活检可提高活检阳性。(3)直肠类癌的确诊有赖于对瘤体的正确取材及病理活检,典型的直肠类癌表现为瘤细胞呈巢状或假菊花形团结构。手术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最有效的方法。直径<1.0 cm者可采取肠镜下电灼切除,直径1.1~1.9 cm则需手术治疗,肿瘤直径>2 cm者应采取扩大切除治疗[5]。直肠类癌手术的并发症往往较多,例如易发生麻醉意外,手术探查肿瘤时可促发类癌危象,手术操作中对肿瘤的挤压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因此,术前应考虑上述因素做好充足准备,如给予大剂量的抗血清素药物,在出现低血压时可选用盐酸甲氧明(甲氧胺)、间羟胺或血管紧张素来纠正,避免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慎用硫苯妥钠作诱导。本病例术后3个随访无复发,无并发症,提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较为少见,可采取手术方法治疗,预后较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吴本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型及临床病理意义[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4):586-587.

    [2]杨含金,王建飞,张定芳,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4):11-12.

    [3]施靖,许志宏,王占东.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及诊断[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5):73-74.

    [4]何东,陈兴灿,王金泉.胰腺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39-40.

    [5]王白石,刘洪一,贾宝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0,(34):105-106., 百拇医药(吴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