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23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目的探讨对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问题。方法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在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时间90~27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120~800 ml,平均350 ml。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关节活动正常,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正确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护理,是确保高龄患者平安度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期的前提。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安全问题;护理对策

    2008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68例,现将术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年龄70~93岁,平均81岁。其中男21例,女47例,90岁及以上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疾病。其中行股骨头置换术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3例,其中1例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应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的方式,62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在手术中出现血压情况明显下降14例,血压明显升高3例,心率减慢5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以上经积极处理后平稳,均安全度过手术期。
, 百拇医药
    2手术期潜在的安全问题

    2.1心理问题由于遭受意外创伤、骨折带来的疼痛、功能障碍、担心年龄大影响手术效果等,这些因素使患者产生烦躁、恐惧、悲观、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些负面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2.2合并多种疾病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1]。并伴随有多脏器器质性病变。

    2.3术中低体温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2],内环境稳定性失调,使机体产热减少,对环境变化适应性降低,再加上麻醉等因素,容易产生低体温。低体温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异常(如心动过缓、低血压、室性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使多数麻醉药物的代谢降低[3]。

    2.4高龄患者基础代谢率低,应激能力差,麻醉后患者保护性反射消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

, 百拇医药     2.5不当的手术体位术中患者取健侧卧位,下侧肢体易受压,若上肢外展超过90°,甚至超过头部水平时,处于过度的牵拉状态,会造成臂丛神经受压,导致上肢麻木、酸痛、桡动脉搏动减弱[4]。另外,老年人皮肤弹性差,骨隆突处缺乏脂肪和肌肉的保护,体位安置时如不注意保护易使局部皮肤受损。

    2.6术中使用电刀不慎,易造成局部皮肤灼伤。

    2.7无菌技术管理问题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较多,常需要数台器械车摆放,使手术室的空间减少,术中对人员管理不到位,人员流动大,参观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易造成污染。另外,器械暴露于空气中时间过长,这些因素易导致术后伤口感染发生。

    2.8骨水泥毒性反应使用骨水泥人工关节假体,在骨水泥植入后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不良反应,这与患者对骨水泥过敏、骨水泥聚合产热、凝血酶原激活及髓内压的增加密切相关[5]。

, 百拇医药     2.9术后转运过程中潜在的危险高龄患者术后转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如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等,是由于麻醉药和肌松药残余作用,这与老年人药物排泄缓慢有关,特别容易发生舌后坠,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反射不灵敏而导致误吸[6]。又因老年人心功能储备降低,在搬运时因体位改变,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引起血压波动而危及生命。

    3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措施

    3.1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在手术之前的1 d到患者病室进行探访,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给予关怀、鼓励,让患者可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认真查看病历及各项检查,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评估,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室温调节22 ℃~25 ℃、相对湿度50%~60%。在手术区皮肤消毒时,在夏季可先关闭空调,待铺巾后再开启,手术结束前10 min关闭空调,让室温慢慢回暖。术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皮肤暴露,于外展的上肢、肩及脖子用毛巾或布巾覆盖保暖。术中输注的液体、血液进行加温至37 ℃,冲洗伤口时冲洗液也加温37 ℃,有助于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
, 百拇医药
    3.3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防止发生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当手术截除股骨头颈部、扩大股骨髓腔和整修髋臼时,出血较多,巡回护士要配合好麻醉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出血量,及时管理好通路,做好输血的准备,积极协助麻醉师,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4安全固定好手术体位既要保证手术野的暴露,又不能妨碍呼吸循环功能。骨隆突处及着力点部位要用软垫垫好,另外注意肢体的功能位置摆放,肢体不过分外展,防止血管神经受压或肢体拉伤[7]。术中巡回护士要细心观察体位及局部皮肤情况,在不影响患者安全及手术进程的前提下,变动可能受压的部位,提醒医生勿将器械、手放在患者负重点位置上。

    3.5安全使用高频电刀应妥善安置好负极板,剃除局部毛发并用生理盐水或75%酒精擦拭,增加导电性能,负极板贴于同侧肌肉丰厚的部位。避免患者皮肤接触金属物,防止造成皮肤灼伤。
, 百拇医药
    3.6严格无菌技术,防止术后感染(1)术前对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清洁,以保证手术环境的稳定。(2)患者会阴部的皮肤不能暴露,用纱布覆盖后加贴薄膜,手术区的皮肤用一次性薄膜保护。(3)严格术中器械的保管及使用,对暂时不用的手术器械用无菌巾遮盖保护。(4)严格控制手术间人数,谢绝与手术无关人员的参观,减少室内人员流动。

    3.7防止骨水泥毒性反应引起的并发症当髋臼和髓腔内置入骨水泥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如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减少等毒性反应时,要积极配合麻醉师处理,预防性应用升压药,及时调整输液速度,补足血容量,充分吸氧,做好抢救准备。

    3.8预防假体脱位在手术结束将患者移至推车上时应正确搬运,由1人托住患侧的髋部和下肢,使患肢务必保持外展中立位,另1人托住患者健侧髋部和下肢,其他人协助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搬运完毕时检查患者双下肢是否等长,触摸手术部位有无异物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另外,在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推车要平稳,切忌外力撞击。
, 百拇医药
    3.9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要充分评估患者情况,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运送时要保持平稳,避免颠簸、振荡或急剧体位改变。

    4结果

    本组68例,手术时间90~27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120~800 ml,平均350 ml。围手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关节活动正常,功能良好,均痊愈出院。

    5讨论

    因为高龄患者多有各器官的衰退表现,且多有其他的合并疾病,这会对手术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思想重视,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术前准备,完善术中监测及并发症抢救,严密观察护理,细致周到的术后护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就一定能使高龄患者平稳安全度过手术期。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刘丹红,陈碧云.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1):152.

    [2]潘红英,施建英,王珍.高龄患者静吸麻醉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和护理[J].天津护理,2006,14(1):325.

    [3]沈琦.老年病人手术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1):224.

    [4]张悟,宋秀华,颜会风,等.手术体位不当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齐鲁杂志,2006,12(6):1180-1181.

    [5]屠伟峰,吴新海,何洹,等.老人股骨头置换术中骨水泥毒性反应致呼吸心跳停止1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3):233.

    [6]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452.

    [7]王保良,白腊敏.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8-119., 百拇医药(卢妙容 邢镝 孙国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