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4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郭衍娟 陈卫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方法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部护理人数、住院人数、护理工作量、手术人数等,进行比较,并对实施过程中护理工作上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三年住院总人数、床位数、护理工作量等明显增加,而护理人数增加不同步。结论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士临床专业素质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导致护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不前,这也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升。根据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升卫生院护理服务素质。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镇卫生院;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个基层卫生院,于2008年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全镇覆盖率达99.7%,镇卫生院担负着全镇农民身体健康的责任,随着参加新农合人数的逐渐增多,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让卫生院看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在给卫生院护理工作增加压力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机遇。因此,应探索在今后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中,怎样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细致和周到的护理服务[1]。然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病源结构的变化,对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而目前镇卫生院的环境、护理人员的结构与素质,与实际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2]。笔者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本院的情况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变化

    1.1急诊患者增加,转诊患者减少。

    1.2护理工作量的急剧增加。

    1.3老年患者住院增多。

    1.4急危重患者增加,安全风险增大。

    2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笔者所在一院的现状是一所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新农合实施一年多来,由于患者逐渐增加,住院部由原来一个科增设为两个科室,全院护理护理工作量呈大幅上涨趋势,而护士人数增加幅度不同步,护士人数与学历、职称等情况见表1。新农合实施前后住院人数、护理工作量等情况比较见表2。

    2.2护理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年龄和职称结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基层卫生院吃不饱的现状,护理工作量减少,护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滞后,而没有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储备方面更是空白。出现年龄段青黄不接,不利于人才梯队的培养和护理专业上的有序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