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6
编号:13758652
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6
     【摘要】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其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探讨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有效的心理引导,实施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加强信念去战胜疾病,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痊愈62例、好转20例、转诊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特点,在加强治疗时,实施有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助于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疗效。

    【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多发性疾病。常见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损伤、十二指肠、肝、胆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患者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头晕乏力、四肢周围血液循环障碍、贫血等症状。临床治疗与护理如能得到患者的密切配合,则可以加快病情的好转。为此,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上消化出血患者情况,结合消化道出血护理工作实践,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将健康教育理念运用于护理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9例,其中男58例,女31例,年龄26~75岁。从出血到就诊时间大约5~12 h,均有不同程度便血和休克症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判断出血量多的达800 ml。

    1.2诊断和治疗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呕血和黑便等症状和体征,并结合消化道镜检查,其诊断不难。治疗原则:控制出血,治疗原发病,在必要时行输血和手术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首选药物是奥美拉唑、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三种药物联用,效果较佳。

    2结果

    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痊愈62例、好转20例、转诊7例,无死亡病例。

    3体会
, 百拇医药
    上消化道患者因出血量大,常令患者产生恐惧、焦虑心理,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首先做好基础护理:(1)观察记录消化科患者排泄物的颜色、数量、性状。成人日消化道出血5~10 ml,粪便隐血试验即呈阳性,出血量10~100 ml则可出现黑便,出血量超过500 ml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全身症状。患者入院,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2)观察患者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表现时,及时报告临床医生对症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观察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皮肤色泽及四肢末端温度,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者,可提示消化道内存在大量出血,应立即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和吸氧,同时注意保暖。

    胃镜检查过程护理:因大量出血,患者易产生消极情绪,护士要主动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两腿弯曲,颈部略向前倾,口边放置弯盘,检查器械是否运转正常。胃镜检查时,护士站在患者左侧,指导患者全身放松,配合医生张口呼吸,做吞咽动作利于胃镜顺利通过食管,告知患者不适会在1~2 d消失。
, 百拇医药
    出血期特定护理: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出血直至出血停止。以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静滴,尽快补充血容量,出血量大时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4实施健康教育

    4.1树立健康教育理念,建立消化科病房健康教育体系消化科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在消化科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在组长的指导下制定本科室健康教育内容,建立资料档案;通过授课、查房和培训等形式,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消化科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健康教育质量检查和评估。

    消化科健康教育的实施,是向由医护人员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担心、焦虑心理。针对消化道出血的特点,讲解消化道疾病有关常识,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对消化道的影响,住院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和饮食要求,告知家属病情预后和治疗进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尽快康复。

, 百拇医药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嘱其绝对卧床休息,1周后才可下床进行适量活动。避免疲劳和运动诱发出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合理饮食和充分休息。根据身体状况提醒并帮助患者做适当的体育锻炼,禁烟、茶、咖啡等刺激食物,保持良好而又稳定的情绪。

    4.2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临床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有利于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1)有利于患者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采取措施预防疾病,以健康行为密切配合医生治疗,有利于尽快康复[1];(2)有利于护士较系统地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内容,密切了护士与医生以及护士与患者和家属的关系,内升基础知识内涵,外树护士专业形象,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升体现其工作价值的空间[2]。

    4.3实施健康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体会(1)护士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充分,不能建立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和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床边查房、建立每周一次的病例分析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3]。(2)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有待完善。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在人员学习、进修、培训、规范的实施上还有许多不足。应加大对医生护士在业务知识学习、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时间和经济上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管理,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消化道疾病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节约社会资源[4,5]。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樊玉梅,孙桂珍.整体护理与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474.

    [2]彭丽娥.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243-244.

    [3]韦蓓.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00-101.

    [4]朱玉燕.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85-86.

    [5]范宗玲.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28-129., 百拇医药(冯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