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386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冯维杰
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是急性冠状动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患者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7例,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5 d,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效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结合;通心络胶囊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本病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病率极高。文献[1]报道,对UA患者随诊6年40%发展为非Q波,AMI 23%发展为典型AMI,病死率16%,猝死率16%,全部病死率32%,故防治UA发病对防治极为重要。本病单纯西医治疗症状消失较慢,且发作频次较多,临床效果欠佳。笔者临床工作多年,根据祖国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机制,采用通心络胶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5例,均为2010年2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命名和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均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53.2岁;对照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3~69岁,平均54.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既往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ST段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学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