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5
编号:13746130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1032例患儿为研究组,2008年4月-2009年4月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998例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5%(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主要包括护士因素、患儿因素、环境因素。笔者所在科通过实施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护士穿刺技能的培训、加强穿刺后的看护、改善注射环境等护理对策,使穿刺总成功率明显得以提高。

    【关键词】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失败原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8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5-0107-0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小儿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家长的满意度,避免医患纠纷,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10月加强了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管理措施,得到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1032例患儿为研究组,男480例,女552例;平均年龄(9.83±1.54)个月;平均体重(10.11±2.94)kg。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998例患儿为对照组,男470例,女528例;平均年龄(9.72±1.97)个月;平均体重(10.01±2.78)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下行头皮静脉穿刺,记录穿刺成功及失败情况,分析失败原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1.2.1 失败原因分析
, 百拇医药
    1.2.1.1 护士因素 (1)心理压力大,情绪紧张。如护士不能一次穿刺成功,常会引起在旁家长的不满,甚至遭受不当的言语攻击,导致护士在给患儿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常情绪紧张、急于求成,从而易导致穿刺失败。(2)缺乏经验,技术不熟练。穿刺时不能准确掌握患儿静脉的深浅,进针速度过快,角度不当,或由于进针处血管短且多分支,穿刺后针头斜面部分处于血管之外,从而易导致输液渗漏,穿刺部位肿痛。

    1.2.1.2 患儿因素 (1)患儿头皮静脉细小、分支多且弯曲隐匿。特别是肥胖患儿及肤色较少的患儿,头皮静脉更是隐匿,护士不易把握静脉的穿刺深浅度。(2)患儿好动、自控能力差,因此在穿刺时由于患儿头部的移动也易造成失败。穿刺成功后,由于家长的配合不佳,也易造成患儿自行将针头拔出等人为失败。

    1.2.1.3 环境因素 光线过强或过弱均会导致患者的眼睛疲劳、刺痛及眼花,进而影响护士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 http://www.100md.com     1.2.2 护理对策

    1.2.2.1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儿科护士的心理学知识学习,以使护士善于调节自己紧张情绪,舒缓心理压力。在穿刺时要沉着冷静,不急不燥,全神贯注。安排2名护士配合穿刺,从而减轻护士的紧张心理,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1.2.2.2 加强护士穿刺技能的培训 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资深护士对年轻护士进行穿刺技能的示教培训,使护士能够正确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并结合患儿的头皮特点选择正确的进针角度。(1)进针点距静脉最清晰点约0.3 cm,取5°~10°,穿刺时动作要轻、慢,准。(2)根据血管暴露情况,选择离心或向心穿刺。穿刺后妥善固定,使穿刺针尖与血管保持同一水平线。

    1.2.2.3 加强穿刺后的看护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叮嘱家长要使患儿保持情绪稳定、安静,减少头部的摇晃,阻止患儿触碰穿刺部位,对以防止针头的移位、堵针、脱针。同时,护士要加强观察、巡视,如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
, 百拇医药
    1.2.2.4 改善环境 明亮的自然光线是穿刺的理想光线,由于亮度适宜,使患儿的静脉得以清晰显现,且穿刺者的眼睛不易感到疲劳、刺痛、眼花。在光线较暗时,置150 W灯于操作者的左前方,且灯高距穿刺静脉45~50 cm。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头皮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为97.00%,对照组头皮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为77.35%。研究组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字2=4.78,P<0.05)。

    3 讨论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主要包括护士因素、患儿因素、环境因素。笔者所在科通过实施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1]、加强护士穿刺技能的培训[2-3]、加强穿刺后的看护[4]、改善注射环境[5]等护理对策,使穿刺成功率明显得以提高。研究组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为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5%(P<0.05)。
, 百拇医药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的一项简单又复杂的操作技能,也是小儿静脉给药的重要途径。因此,针对穿刺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穿刺成功率,不仅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而且在小儿临床治疗及抢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少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9(17):1536.

    [2]张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95-96.

    [3]刘霞.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压迫止血最佳时间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55-56.

    [4]万莉,闫凯麟.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技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4):1343.

    [5]佟文芝.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探讨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394-2395.

    (收稿日期:2012-05-30) (编辑:李嫚), http://www.100md.com(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