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6
编号:13745654
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伴发热、白细胞升高的临床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庞恩文 许华莉 庞家懿
第1页

    参见附件。

     整复成功后应用“三防”措施观察治疗及手术随访。24 h内4例(4.49%)复发,经二次整复4例均成功,其中1例观察治疗持续发热。9例剖腹治疗,经手术证实回结型7例,回回结型1例,未发现套叠1例;其中5例经手法松解复位,3例套叠较紧伴嵌顿,减压复位,其中1例高热患儿伴阑尾炎、回肠坏死,符合B超提示。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伴回肠憩室。5例伴盆、腹腔积液200~600 ml,其中4例为B超提示。

    2~12个月年龄段的婴儿选用4~8 kPa脉冲注气复位效果与≥13个月年龄段的小儿选用8.1~10 kPa脉冲注气复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99,P<0.05))。详见表1。小儿肠套叠伴发热38 ℃~39.6 ℃与37 ℃~37.9 ℃的复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213,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 发病年龄、肠道解剖特点等与整复存在相关性

    急性肠套叠,文献[2]报道为60%~65%,文献[3]报道为94%。本组病例76.40%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2岁以后发病逐渐减少,发病原因较多。文献[4]认为婴儿期回盲瓣关闭不全,小肠和结肠无明显界限,结肠无袋形,管壁腔光滑平直,肠道阻力小;分布于结肠的7个生理收缩环在其他发病因素作用下舒张、收缩失调,二者的作用可能为1岁以内婴儿容易发生肠套叠的原因之一,即收缩狭窄光滑的肠管容易套入舒张的较宽光滑的肠管。随着年(月)龄的增长,哺乳量及添加食物的增加,肠腔容积较增大,结肠收缩环收缩、舒张协调,结肠壁有浅而小的结肠袋沟,内有增粗的黏膜起自我保护作用,肠道阻力逐渐增大,不容易发生套叠。经治疗发现,1岁以内婴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1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字2=5.199,P<0.05)。因此认为1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