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6
编号:13745858
卡培他滨联合泽菲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6
     【摘要】 目的:观察泽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泽菲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泽菲单药治疗,药物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按WHO标准评价用药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 CR 2例,PR 8例,SD 9例,PD 6例,RR为40%,DCR为76%。对照组,CR 0例,PR 3例,SD 6例,PD 16例,RR为12%,DCR为36%。结论:泽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难治性乳腺癌较单一泽菲用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关键词】 泽菲; 卡培他滨; 难治性乳腺癌

    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6—0098—02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提高。蒽环类和紫杉类等化疗药物是大家公认的对乳腺癌有效的一线用药,但仍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由于耐药而出现复发或转移,尤其是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多不佳。国外研究表明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与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具有协同作用,泽菲是广谱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本研究应用泽菲和卡倍他滨与泽菲单一用药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比较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50例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57岁,平均46岁,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以往的化疗中均接受过2周期以上的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化疗。有多部位转移者31例,淋巴结转移者10例,出现复发者9例,转移部位均经B超、CT、MRI、骨扫描或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患者入组前2个月内均末行化疗,ECOG评分≤2分,所有患者在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重要脏器功能均正常,有可测量的临床观察病灶。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应用泽菲+卡培他滨(GX)方案化疗,泽菲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卡培他滨1000 mg/m2,第1~14天,每天两次口服,21 d为一疗程,同时每天三次口服维生素B620 mg,应用5—HT3受体拈抗剂预防消化道反应,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泽菲1000 mg/m2给予治疗,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21 d为一疗程,同时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消化道反应,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用药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

    疗效评价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疾病控制率(DCR)为CR+PR+SD。患者确定PD后更换化疗方案。毒副反应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或亚急性毒副反应的评价标准分成0~Ⅳ度。手足综合征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分0~Ⅲ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所有患者均接受2~6周期的化疗。研究组,CR 2例(8%),PR 8例(32%),SD 9例(36%),PD 6例(24%),RR为40%,DCR为76%。对照组,CR 0例,PR 3例(12%),SD 6例(24%),PD 16例(64%),RR为12%,DCR为36%。
, 百拇医药
    2.2 毒副反应

    研究组:毒副作用均较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Ⅰ~Ⅱ度者占64%,下降Ⅲ~Ⅳ度者占12%;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情况较轻,主要为Ⅰ~Ⅱ度的降低。由于在化疗之前预防性的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也较低(36%),而且患者的反应级别也多为Ⅰ~Ⅱ度;Ⅰ~Ⅱ度的手足综合症占40%,Ⅲ~Ⅳ度者占16%;此外有部分患者感到乏力,关节肌肉酸痛,和不同程度的脱发等症状,但均可耐受,与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者,未出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死亡病历。对照组: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Ⅰ~Ⅱ度者占48%,下降Ⅲ~Ⅳ度者占32%;Ⅲ~Ⅳ度血小板下降占36%,Ⅲ~Ⅳ度血红蛋白下降占44%。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为40%,有20%需要药物控制;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的肾功能损伤和周围性水肿的症状,经过治疗或者停药后可消失;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统计显示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还有复发、转移或者耐药的患者,就需要寻求更有效的化疗药物,提高治疗疗效,延长生命。卡培他滨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活性的口服细胞毒性制剂,一种新的口服化疗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其本身无细胞毒性,但可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5—氟尿嘧啶,经过三级酶链反应,首先在肝脏由羧酸酯酶水解成5—DFCR,然后在肝或者肿瘤组织经过嘧啶核苷脱氨酶代谢变成5—DFUR,最后经过胸嘧啶磷酸化酶(TP)水解为具有活性的产物5—Fu;其中最后一步中所需的胸嘧啶磷酸化酶在肿瘤组织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所以可以在肿瘤组织内产生高浓度的5—Fu,具有较强的选择性靶向作用,从而提高疗效,而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5—氟尿嘧啶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害[1]。有临床试验证实,卡培他滨对乳腺癌单药有效率达30%~40%[2]。

    美国FDA批准卡培他滨可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难治性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同时有资料显示卡培他滨单药应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RR为24%[3],对于晚期的乳腺癌患者也是首选。吉西他滨(泽菲)是阿糖胞苷类似物,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DNA合成时期)的细胞,同时也可阻断细胞增殖由G1期向S期过渡的过程,阻止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研究表明吉西他滨对乳腺癌有明显疗效,且与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单药有效率为25%~46%[4—5]。卡培他滨和吉西他滨各自的作用机制与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且合并应用后也可很少严重的毒副反应。本文的研究组患者的毒副反应较单一用药的对照组少,症状都较轻微均可耐受,且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并可以治愈,而其RR与DCR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较对照组好。联合用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主要由于卡培他滨有手足综合征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迟钝、异常、麻刺感、无痛或疼痛感等,皮肤肿胀或出现红斑,并要脱屑、水泡等。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比单一泽菲用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毅,林大佐,谭洁媚.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3l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3):216—217.

    [2]孙燕,赵平.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602—611.

    [3]郑爱民,王瑜,王彩霞,等.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蒽环类和紫杉醇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25例[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3):216—217.

    [4] Blackstein M,Vogel C I,Ambinder R,et al.Gemcitabine as first 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phaseⅡtrial[J].Oncology,2002,62(1):2—8.

    [5]周琳.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1—72.

    (收稿日期:2012—06—16)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