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610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胃管减轻胃十二指肠手术苏醒期胃管刺激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胃十二指肠手术中润滑胃管减轻苏醒期患者躁动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石蜡油组(B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或石蜡油涂抹于胃管表面。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放置胃管。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分别记录两组躁动情况发生率。结果:A组躁动发生率为20.0%(6例),B组为56.7%(17例)。A组术后胃管刺激引起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作用好,表面麻醉作用效果确切,患者清醒后躁动发生少。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润滑胃管; 躁动

    中图分类号 R98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126—01

    全麻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是每一个麻醉医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各种不同的刺激会使患者出现躁动,如:疼痛、全麻药的残余效应、各种导管刺激。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胃管不适引起的躁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5~65岁,体重35~80 kg,身高140~170 cm,手术时间4.5~6.5 h。将患者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A组)和石蜡油组(B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ECG、BP、HR、SpO2,面罩吸氧,建立左上肢静脉通路。两组均取左侧卧位,在T9~10之间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固定备用。取平卧位后,在右颈内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用于术中CVP监测。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0.01 mg/kg静注,硬膜外麻醉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3 ml为试验量;5 min后无全脊麻现象,以咪达唑仑0.01 mg/kg,丙泊酚1~2 mg/kg,芬太尼4~5 m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行静脉快速诱导。3~5 min经口气管插入,机械控制呼吸。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3~6 mg/(kg·h),芬太尼0.1~0.2 μg/(kg·min),间断静注维库溴铵0.02~0.05 mg/(kg·min)。硬膜外给予1%盐酸利多卡因+0.37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每小时泵入8 ml。两组患者于全麻插管后放置胃管,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两侧鼻孔。A组患者放置胃管前在胃管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B组患者放置胃管前在胃管涂抹石蜡油。胃管放置深度为55~60 cm。手术结束前采用PCEA镇痛,采用芬太尼0.2 mg,盐酸罗哌卡因15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0 ml,背景剂量2 ml/h,PCA剂量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术毕停药后,患者清醒,能睁眼抬头离床大于5 s,呼吸循环稳定,自主呼吸空气SpO2≥94%,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拔除气管导管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躁动情况发生率。分别记录引起两组躁动的主要原因(胃管刺激、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切口疼痛)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A组躁动发生率为20.0%(6例),B组为56.7%(17例)。A组术后胃管刺激引起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胃肠手术放置胃管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胃管减小胃肠的压力,促进吻合口愈合,但是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会感到胃管刺激,引起鼻孔、咽部疼痛和恶心、呕吐症状,甚至有些患者用力拔出胃管,给患者带来痛苦。本文观察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后放置胃管,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皮肤黏膜表面麻醉药,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重量比为1∶1的油水低溶混合物的乳膏,为水包油剂型,乳膏中水为基质,蓖麻油为辅料,均为良好的润滑剂,有报道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作气管插管润滑剂的临床观察,证实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作用好,表面作用时间长,清醒拔管前患者舒适,躁动很少发生[1]。

    胃癌根治手术创伤大,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应激反应,更好地维护内环境稳态,术后躁动少[2]。术毕给予硬膜外镇痛,避免术后切口疼痛。对照组患者躁动主要是胃管刺激作用。本文结果证实,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作用好,表面麻醉作用效果确切,患者清醒后躁动发生少。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放置胃管的润滑剂是临床最佳选择。但是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中丙胺卡因经黏膜吸收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警惕其副作用[3]。

    参考文献

    [1]缪永辉,陈海涛.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作气管插管润滑剂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2):1238.

    [2]范云霞,王文辉,尹琪,等.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胃癌手术的苏醒期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2):1096.

    [3]张锦英,沈途.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喉罩插入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4):371—372.

    (收稿日期:2012—06—11)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杨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