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052
肠破裂术后切口裂开肠外瘘1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关键词】 肠破裂; 切口裂开; 肠外瘘

    中图分类号 R61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55-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6岁,因“机动车撞伤致腹痛腹胀1.5 h”入院,不伴昏迷及呕吐。体检:T 36.5 ℃,P 100次/min,R 20次/min,BP 70/40 mm Hg,发育正常,体质强壮,神智清楚,痛苦病容,被动体位,头颅五官正常,胸廓对称无压痛,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全腹压痛,上腹为重,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腹腔未抽出血性液体;腹透正常;腹部超声示腹腔少量积液(血)。血常规:WBC 14×109/L,N 0.84,L 0.16,Hb 124 g/L。第2天腹透膈下游离气体,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肠管挫伤广泛,紧贴腹壁空肠有一约1 cm穿孔,修补后放置引流,腹肌紧张关腹困难。术后3 d通气通便,换药无异常,拔除引流。第5天换药切口下端有渗出,疑为肠内容物。第7天拆线,切口部分裂开,腹腔内可见肠管裂孔及部分肠内容物。患者术后咳嗽频繁,无腹膜炎症状,大便正常,并已进食。二次手术肠管有一约2 cm裂孔,肠管粘连且与腹壁粘连,与周围腹腔不通。腹腔稍作分离,肠管破裂处修整后给予修补,放置引流减张缝合关腹。给予补充血浆、脂肪乳、H2受体拮抗剂及抗生素治疗感染。术后3 d通气通便,14 d拆线,20 d拆减张缝线。随访1年无异常。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腹部切口裂开及肠外瘘,是胃肠手术后严重并发症[1]。切口裂开多发生在拆线后1~2 d,在腹内压突然增加时裂开。肠外瘘是肠损伤后,因感染或缺血致肠修补吻合处破裂,或是肠损伤有遗漏而形成。本例则是因为肠组织损伤严重,术后频繁咳嗽腹压增加,以至吻合处裂开造成肠外瘘。

    肠外瘘的治疗是一系列的综合治疗[1-2]。控制感染,抑制胃肠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治以及手术都非常重要。肠外瘘早期都有腹腔感染,感染往往都是外流肠液未能控制所致,也是肠外瘘治疗失败的原因。因此当出现瘘与腹膜炎时要及时行剖腹探查清除腹腔内肠液及渗液。如腹腔肠液污染广泛,可以行腹腔造口术。如有切口裂开,则不必勉强缝合而应任其敞开引流,待腹腔感染基本控制后,再缝合裂开的切口。

    肠外瘘手术的成功,取决于手术时机选择与手术方式[3]。前期一个月内由于腹腔感染严重,解剖界限不清,行确定手术往往失败,使感染扩散。肠瘘的自然发展规律是由小变大,由大变小,如无特殊最终自愈[4]。
, 百拇医药
    本例患者腹腔内肠管与腹壁粘连,形成“第二腹腔”,漏出的肠液积聚在此,并从裂口流出,腹腔炎症局限,无明显腹膜炎症状,肠蠕动恢复,部分肠内容物由肠道排出,大便正常。采用肠修补、腹腔负压引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的方法,在短期内治愈肠外瘘,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贻戡.腹部手术后肠外瘘27例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1,5(2):146.

    [2]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71-469.

    [3]谭毓铨,郑扶民,叶舜宾.手术创新与意外处理(普通外科卷)[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8-300.

    [4]崔学东,邵岩.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85-186.

    (收稿日期:2012-07-16) (编辑:王春芸), 百拇医药(王树臣 郭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