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4
编号:13741661
如何使低年资医师顺利完成经皮肾镜手术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4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更容易、更安全操作经皮肾镜碎石术,使得低年资医师可独立完成该手术。方法:采用B超定位穿刺,在X线透视下使用一次性高压肾球囊扩张管扩张及瑞士EMS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lithoclastmaster),对7例单侧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需输血,无一例发生感染性休克,结石清除率达100%。结论:使用一次性球囊扩张管扩张及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碎石,可以使经皮肾镜碎石术更安全、更容易,使得低年资泌尿外科医师学习曲线变短,可独立完成该术式,值得推荐。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经皮肾镜; 球囊扩张

    中图分类号 R69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4-0145-02

    经皮肾镜取石技术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适应证广等优点,然而因其有一定的侵入性和高风险,如出现大出血、败血症等严重的并发症,出于安全考虑,该手术主要由高年资泌尿外科医师完成,而助手的作用多只是从事简单的固定作用,使训练机会减少,学习曲线延长。这里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的经皮肾镜方法,使得低年资泌尿外科医师亦可独立完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患者,年龄21~50,平均(32.00±10.24)岁,均为单侧结石合并中度以上肾积水,其中肾盂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2例,结石长径以B超测量为1.5~3.0 cm,平均(2.2±0.4)cm,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2011年5月-2012年6月均由接受泌尿外科专科培训满2年的低年资医师独立主刀完成。

    1.2 方法

    术前行CTU、KUB、尿培养检查。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行患侧输尿管导管置入术,输尿管导管与导尿管固定妥。改睡俯卧位,患侧垫高15°再次消毒铺巾,采用B超检查,明确肾脏位置及其与周围脏器关系、肾盂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数目、肾脏积水的程度,于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线间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18G套管针穿刺进入选定肾盏,拔除针芯,见尿后注入少量造影剂显示整个肾盂、肾盏,置入第一根安全导丝,沿穿刺针切皮,退出穿刺针,在X线引导下沿导丝置入巴德公司一次性肾球囊扩张管,该导管球囊末端不透X线,故可精确定位球囊位置,向球囊注入造影剂,压力达到25~30个大气压,顺球囊推入配套Fr24扩张鞘,抽出球囊导管,置入Fr18经皮肾镜,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导丝位置固定,同时在输尿管导管末端置入第二根安全导丝,在经皮肾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将第二根安全导丝钳出至鞘外,找到结石,采用瑞士EMS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边碎边吸,碎石完成后经X线摄片证实无结石残留后,拔除第一根导丝及输尿管导管,沿第二根导丝顺行置入双J管,退镜,置入Fr22气囊导尿管为肾盂造瘘管,注入约5 ml气囊,结束手术。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中扩张均顺利,无一例有肾脏损伤,术中无明显出血,全部结石的碎石一次完成,碎石时间40~108 min,平均92 min,术中、术后无一例需输血。患者术后第一天体温均在38 ℃以下,平均体温37.3 ℃,无一例出现明显腰酸、腹胀等尿外渗表现,术后平均3 d出院。术后7 d拔除肾造瘘管,4~6周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术后每三月复查泌尿系B超和腹部平片,一年后改每半年复查泌尿系B超。本组术后结石清除率达100%。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泌尿系结石治疗方面的革命性进展,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上尿路结石的治疗现状,然而经皮肾镜至今仍被很多泌尿外科医生认为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主要有扩张过程中出现肾盏、肾盂穿孔、肾实质及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结石残留率高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建立通道,将安全导丝放置到位,使用瑞士EMS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lithoclastmaster)碎石,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 百拇医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一直沿用筋膜扩张器建立通道,笔者采用球囊扩张可以更准确、更安全的建立通道,在X线透视监视下采用一次性Fr24肾高压球囊扩张管,整个扩张过程在透视下进行,扩张管球囊前方有一金属标志物,可以到达非常精确的位置,球囊外带Fr24外鞘,扩张一次完成,对没有肾积水的结石尤其适合,一次性球囊扩张管的应用使整个扩张过程变得非常精确、安全。相比筋膜扩张器,球囊扩张具有以下优点:(1)球囊扩张时采用一次性高压急性直接扩张,为侧方压力,通道周围血管是被球囊推开并暂时压迫,减少了血管破损出血的可能性。动物实验也证实,筋膜扩张器扩张后约4~6周,穿刺通道周围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坏死,形成瘢痕;而球囊扩张的组织病理改变则较轻[1]。(2)球囊扩张定位精准,无须多次逐级扩张,避免了因某次扩张失误致使通道迷失的风险,也不会因扩张时阻力过大,使肾脏移位或扩张深度变化,最后导致扩张失败。(3)球囊扩张操作简单,有效缩短手术时间。(4)出血少,术野清晰,有利于提高净石率。张勇[2]报道使用球囊扩张,手术时间、净石率都优于筋膜扩张器。

, 百拇医药     笔者采用瑞士EMS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lithoclastmaster),第三代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将超声碎石、气压弹道碎石与负压吸附系统合三位一体。相比其他碎石器械,EMS-3有众多优点:(1)整个碎石过程中因为有负压,肾盂内始终保持低压,有利于避免碎石过程中毒素及致热原的吸收,降低了发热、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液体外渗及其导致的肾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感染性结石及结石合并感染治疗的安全性。(2)对于隐藏于肾盏内的小结石,可以通过超声吸附功能吸出肾盏,提高了清石效率。(3)能有效吸附血块,使视野清晰,避免盲目操作所造成的副损伤。(4)无热辐射效应产生,对软组织及内窥镜无损害,即使术中因误操作使操作杆直接接触集尿系统黏膜,也不会形成出血、穿孔等损害。(5)主动清除碎石,无需高压水流冲洗碎石及钳取碎石的技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净石率,并减少石街形成的发生率。

    采用经皮肾镜下EMS碎石,手术时间相应缩短,清石率得以提高,出血、感染及冲洗液外渗等并发症也相应的减少。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还体会到对于硬度较高的结石,可以首先使用气压弹道碎石在短时间内将结石击成较大的碎块,再联合使用弹道与超声两个系统,将结石粉碎清除;而对于硬度较低的结石,可直接使用超声联合碎石系统将结石粉碎并清除,采用这种办法可缩短手术时间。
, 百拇医药
    术中安全导丝的到位对扩张和碎石都十分重要。扩张时如果导丝脱出将直接导致扩张失败;碎石时如果没有导丝引导,一旦发生外鞘脱出将很难再找到通道。导丝的理想位置是要放入输尿管直至膀胱,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穿刺点合适,导丝都能直入输尿管,某些情况下比如输尿管上段结石,梗阻完全,导丝不能顺行置入输尿管,可尝试从输尿管导管逆行插入导丝,再在经皮肾镜直视下用异物钳引出。

    参考文献

    [1]Alkandari A M,Jabbour M,Anderson A,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degree of renal trauma between Amplatz sequential fascial dilation and balloon dil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renal surgery in an animal model[J].Urology,2007,69(1):586-589.

    [2]张勇.球囊在经皮肾镜经上肾盏建立通道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3),203-205.

    (收稿日期:2012-08-02) (编辑:王曼), 百拇医药(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