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4
编号:13741663
微生物室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4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医学也在不断地进步之中,针对各类疾病的抗感染药物陆续的研发,使得抗感染的时代到来。然而,感染性疾病并未因为抗感染药物的不断研发而消失,常见的感染疾病其原谱发生变迁、患者耐药性和易感染人群正在不断地增加,挑战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家卫生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微生物室在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中的应用价值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微生物室; 规范; 临床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4-0148-02

    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抗菌药物在我国不合理的使用所占比例达到了40%以上,每年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死的患者达到了20万,其中有40%的患者死于对抗菌药物的滥用[1]。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每年耳聋的儿童约有3万余名,同时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当下并不充裕的药物资源的巨大浪费。抗菌药物的滥用带给了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和伤害,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十分必要。为此,我国于2004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2],这一指导原则对于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指导医师规范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抗感染的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和用药安全,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之下,对确诊为细菌感染者,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选用抗菌药物。因此,医院的微生物室其对于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这便要求科室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微生物室的以下各项工作。
, http://www.100md.com
    1 规范化采集微生物标本

    病原微生物的检查是通过检查不同感染性疾病的特定病原微生物来诊断患者感染性疾病种类的,为提高检查的准确率,须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各项检测,这也要求抗生素更加规范合理的应用。因此,临床微生物标本的规范采集意义重大。在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面,正确采取、处理和运用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的关键。同时还要正确处理标本,并向临床及时准确的提供临床感染的基础信息。在采集标本时,如果采取和处理失当,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失误,从而导致临床应用错误,耽误患者的治疗,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如今微生物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已被作为标本采集的主要规范,从而保证系统中分析前后因素对于检验质量的影响。目前,可以进行对痰、血、大便、尿等的微生物培养的标本采集。

    2 加强检验病原微生物

    2.1 建立微生物室检验分级报告制度

    临床医师能够通过准确的检验病原微生物检测确定患者的感染源,从而合理的运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室通过建立了微生物检验分级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对涂片的染色结果先行报告,再依次进行培养,药敏结果鉴定及初筛ESBLs、并最终确认结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缩短检测的时间,做到检测结果与临床应用相结合,避免由于检测时间过长患者病情变化而失去临床的应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2.2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这对于确诊感染,选用抗菌药物和治疗效果,病原菌的培养均有重要意义。对于临床血液标本的培养,除了常规的培养之外,应使用特殊的培养基规范标本培养的操作,以此提高阳性率。在进行患者的抽血时,如果已经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治疗,可以将一种阴离子的抗凝剂或者使用一种抗生素的吸附装置加入到培养基内,从而起到提高阳性率的目的。针对腹泻患者其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检出,对患者的粪便进行标本的采集、处理。在检测微生物时严格按照WHO的腹泻纲要以及我国卫生部的临床检验中心有关的操作规则和程序要求进行。

    2.3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鉴定和监测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也变得更为简便快速。近年来,随着现代的分析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的先进技术增多,如高效液相、核酸杂交、气象色谱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速度并且对于检测的准确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病原检测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3 微生物室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

    3.1 规范化的使用NCCLS标准对抗生素进行敏感试验

    准确的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尤为关键,对于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要严格的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依据NCCLS文件进行试验[3]。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以及新的抗生素的出现,对于抗生素的认识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迈进,NCCLS文件也通过新的药敏试验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在不断发生更新变化。对于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操作性要有充分的了解,做到规范化试验。

    3.2 检测耐药性基因

    随着深入研究耐药性的遗传机制,耐药性的基因检测因能够准确的判断MIC的折点,并为临床医师的抗菌用药作指导而得到了临床实验室的广泛应用,快速的鉴定慢生长细菌的耐药性对于流行病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十分重要。
, 百拇医药
    3.3 长期监测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的耐药性

    对微生物进行长期区域性的耐药性监测是微生物室的重要任务[4]。目前,已经有很多微生物实验室已经可以就所在地区、所在医院的抗生素的耐药特点及其耐药性发展趋势,通过运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的分析技术和WHONEF软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相关的交流合作,并制定适合于所在地区和所在医院的抗生素使用规范。

    4 加强临床和微生物室的联系

    能否发挥微生物实验室对于临床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指导作用,还需进一步重视和追踪微生物室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报告在临床上作用发挥的大小。

    总之,微生物室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检验方法,以检测病原学为基础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提高病原微生物的准确性和确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些微生物室的工作对于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和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严格按照上述资料积极发挥微生物室的指导作用,就能大力推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使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D].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8.

    [2]黄山,邓小林,许健.加强临床微生物室在规范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作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18(1):34-36.

    [3]王辉,陈民均.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4.

    [4]周贵民,张军民.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004,27(1):5-6.

    (收稿日期:2012-05-08) (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李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