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4
编号:13741610
鼻饲法在精神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4
     【摘要】 鼻饲法在精神科的应用,能够保证长期不能进食进水或拒绝进食进水、拒绝服药患者的营养供给及药物的足量服用,达到预期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插管前后应予以固定与约束,严密观察,防止误吸。

    【关键词】 鼻饲法; 精神病; 操作;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4-0085-01

    鼻饲法在精神科常用于那些失去理智,长期不能进食进水或拒绝进食进水、拒绝服药的患者。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方法,为了达到治疗和护理效果,保证机体营养供给,常采用鼻饲法。笔者对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5月住院的16例应用鼻饲法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病例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8~61岁。精神分裂症8例,情感障碍5例,血管性痴呆3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插管前的护理 精神病患者治疗不合作,违拗,在鼻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挣脱和抵抗,从而增加操作的危险性,在插管前应约束双手、双下肢,固定躯体及头颈部,最好取半坐卧位,利用重力作用吞咽胃管[1]。清洗鼻腔。

    1.2.2 插管时的护理 插管时先予以喂10~20 ml水,以湿润口腔、食道黏膜,利于吞咽。精神病患者不同于普通患者,极其不合作,在插管至咽部时,不但不会配合行吞咽动作,相反会因插管刺激的不适而强行闭气,往外吐胃管,以致插管困难。因此,插管时注意:(1)插管动作轻、稳、快,在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尤应注意。(2)要尽可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小勺喂温开水嘱其下咽。(3)可在插管前在咽喉部喷射局麻药,降低其对胃管的敏感性。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呛咳、窒息等症状及时拔除胃管,解除危险的进一步发生。
, 百拇医药
    1.2.3 插管的长度及固定 胃管的长度按基础护理学是45~55 cm,但精神病患者插管后基本是采取平卧位,易发生食物反流,利用延长胃管的方法减少食物的反流[2],即将胃管前端的3个侧孔全置入胃内,能使食物全进入胃内,有效避免食物的反流。确定胃管在胃部的鉴定方法需同时采用基础护理学的3种检测方法检测准确无疑后方可固定并注入食物,胃管固定后的位置应离患者双手较远,以免其拔除胃管。患者应约束在床,安放在监护室单独房间,不让其他患者进入,以免伤害患者或帮他拔掉胃管和解除其约束。患者双手用约束带约束,应松紧适宜,以免逃脱或淤血水肿,半小时巡视1次。

    1.2.4 重点监护,防范意外 密切观察患者插入胃管后的反应,因患者病情所致,沟通困难,不能正确诉说病情,再因病情及药物原因,患者的唾液、痰液较多,易误吸,需严密观察,将患者置于监护室以随时观察,如有呕吐、呛咳、窒息等应及时配合医生抢救。

    1.2.5 注入食物、药物前后的护理 每次注入食物前,应检查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入食物,灌注前后都应灌注少量温开水(约20 ml)冲洗管道。药物注入在注入食物后1 h进行,药物应碾碎,充分溶解于水中方可注入[3]。
, http://www.100md.com
    1.2.6 灌注液的要求 灌注食物为液体,温度40 ℃左右,每3~4小时喂食1次,每次灌注量以不超过400 ml为宜(在这些患者未合并消化道疾病时,量不需局限为200 ml而取正常适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二)[4]。种类有牛奶、豆奶、芝麻糊、稀粥、各种菜汁、果汁、汤类等交替注入。

    1.2.7 口腔护理 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口腔内有溃疡者则行甲硝唑冲洗与生理盐水冲洗交替进行。行口腔护理时也需防止误吸。

    1.2.8 生活护理 因患者需约束在床才可以固定住胃管,而他们会利用任何机会拔除胃管拒绝治疗,因此应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给予便盆或尿壶,或予以留置尿管。加强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每日擦洗会阴两次。

    1.2.9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5],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对待,如强硬、安抚、诱导说服等方法使患者能自行服药进食或配合鼻饲法治疗。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1例在插管后即出现消化道少量出血,疑是胃管刺伤食道黏膜所致,立即给予止血,对症处理,暂禁食,胃管保留,予以冷生理盐水200 ml灌注。经处理半小时后胃液清亮无出血,继续禁食2 h无出血,遵医嘱予以流食米汤、面糊灌入,抗精神病药物注入,无不适。7 d后拔管,配合治疗,医从性好。10例患者经过3~7 d的鼻饲后,症状缓解,配合治疗自行服药进食。4例患者经插管失败后,惧怕再次插管,而自行服药进食。2例女性患者在鼻饲过程中反复拔掉胃管,多次插管,引起鼻腔出血而停止鼻饲。

    3 讨论

    置胃管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加之精神病患者不易配合,容易发生呛咳、窒息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尽可能的不用鼻饲法。置管后,固定在床,密切观察其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呛咳、发绀、窒息等,立即拔管及时处理。定时检查观察四肢血运情况,以免引起缺血性坏死。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杨燕,张灵.传统鼻饲法的改进措施[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88.

    [2]梁锦玲.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1,15(7):3172.

    [3]曹建芬,胡波.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5):45.

    [4]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4.

    [5]王艳红,石岩.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时点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65.

    (收稿日期:2012-08-14)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邓素琴 彭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