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4
编号:13741628
尿毒症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4
     【摘要】 目的:探究和解决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的心理问题,以便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采取合适恰当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尿毒症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实施相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58例患者都存在心理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关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4-0104-02

    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构成的综合征。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伴随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特别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导致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血液透析[1]。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可保证血透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有58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32~74岁,其中30~40岁20例,40~60岁30例,60~74岁8例。原发高血压肾病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梗塞性肾病9例,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痛风肾3例,多囊肾1例,其他原因2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在1年以下的12例,1年以上的46例。

    1.2 心理分析

    1.2.1 否认心理 否认心理一般发生在尿毒症确诊的初期阶段,患者拒绝承认患有严重的疾病——尿毒症,这是一种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当患者转入血液透析时,不接受自己健康的身体居然离不开机器。另外在透析中可能出现失衡综合征,进一步导致患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心理。

    1.2.2 自卑无奈心理 血液透析可导致水肿、毛发脱落、色素沉着等。长期的病痛折磨,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部分丧失,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强,患者会感到自身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降低,从而产生了自卑无奈的心理。
, 百拇医药
    1.2.3 矛盾心理 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是面对着诸多的矛盾,例如生存与死亡、经济情况与昂贵的治疗费用等。

    1.2.4 孤独心理 血液透析室禁止亲人的陪护,另外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环境,对现在所处的环境不适应,担心被冷落和鄙视而拒绝正常参与社交活动,患者会渐渐的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对任何事情都非常敏感与多疑。

    1.2.5 焦虑抑郁心理 血透患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和致死因素就是焦虑、抑郁,此种心理不仅能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力,还可能影响遵医行为,应特别引起重视。焦虑抑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血透疗法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血液透析治疗中动静脉穿刺和昂贵的治疗费用及病后的社交和工作能力等问题也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要求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例如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导致患者不习惯,加之血透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就会更加不耐烦。这些问题都会引起患者顾虑重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 http://www.100md.com
    1.2.6 敌对情绪 血液透析治疗的各种制度,例如控制饮水量和饮食会使患者不满,甚至会扰乱整个治疗计划,进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少数患者还可能对治疗方案和医护人员产生怀疑和敌对的情绪。

    1.2.7 自以为是心理 患者自认为久病成良医,感觉自己什么都懂,渐渐放松可对饮食的控制,全然不顾医护的嘱咐,并且对自己的疾病特别敏感和关心。

    1.3 心理护理的对策

    1.3.1 加强医患和护患的沟通 患者进入血透室后,护理人员应礼貌的接待,并耐心解释血透室的注意事项,尽量列举好转的病例实施引导,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沟通可以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尽可能多的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热情耐心的解释患者的问题。对于患者出现的一些情况,可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情况,积极寻找原因,尽力消除患者的疑虑。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状况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尽快缓解患者的不适状况,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在患者心中信任度和患者在血透治疗期间的依从性。
, http://www.100md.com
    1.3.2 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护人员高层次的业务水平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情,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可以提高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因此,医护人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在穿刺时尽可能争取穿刺能一次成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心理,使患者产生安全和信任感。为患者建造一个安全、放松的透析环境。

    1.3.3 做好患者外部环境的工作 影响血透患者的外部环境有很多,例如家人、朋友等。积极的争取患者家属和朋友的配合,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上给予关心和照顾,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积极的配合治疗[2]。同时指导患者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的膳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结果

    58例患者中均患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使患者重新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治疗,最终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是决定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树立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是治疗的关键[3]。医护人员良好的态度与高超的业务素质是做好尿毒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基础[4-5]。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了良好心态,正视自己的病情,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黄平,张晓民,杨金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问题及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73-74.

    [2]林毕群.健康教育对刚开始进行血透的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8,28(3):封3-4.

    [3]陈翠清,陈洁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69-71.

    [4]干方红.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透析效果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5(31):151-152.

    [5]杨立英.30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50-151.

    (收稿日期:2012-10-22)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罗彩虹 闫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