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4
编号:13741635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4
     【摘要】 目的:评价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6例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康复训练等。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精心的护理、良好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获得好的疗效。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4-0113-02

    笔者所在科室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16例,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6例,女10例,男6例,年龄58~79岁,平均6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16例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 术后护理

    2.1 患肢护理

    术后6 h去枕平卧,应用软枕抬高膝关节,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保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位[1]。膝关节屈曲约30°,小腿至足跟下置一个抬高垫,高度约15~20 cm,抬高3~4 d,以利于患肢静脉回流,减少患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6 h后可坐起或侧卧,预防皮肤压疮。

    2.2 病情观察

    患者术后回病房应及时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尿量、意识、面色、皮肤黏膜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处理[2]。每15~30 min观察记录生命体征一次,稳定后改为1~2 h监测一次。观察患肢血运,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肿胀程度、神经反射、运动,如发现患肢肢端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等,首先考虑弹力绷带不合适,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百拇医药     2.3 引流管护理

    保持术区负压引流管通畅,经常检查负压引流管是否扭曲、折叠,保持负压引流管呈负压状态,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必要时挤压引流管,每小时1次。术后夹闭引流管2 h,放开引流10 min,如此反复进行间断引流。很多学者研究证实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间断开放引流管的方法,既能减少切口引流量,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及输血需求,同时不会对切口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引流管不超过72 h,引流液<50 ml可考虑拔管。

    2.4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疗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加强心理护理,减少精神压力。患者术后早期肿胀、疼痛是阻碍患者主动活动的主要问题,应当耐心解释早期主动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忍住疼痛,坚持锻炼[3]。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耐心的指导和肯定,使患者树立自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每日了解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的程度等,与患者一起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做好患者家属工作,使家属能够主动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疼痛严重者配合止痛药或止痛泵止痛[4]。术后镇痛尤为重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的锻炼条件,锻炼的幅度和强度才可以得到保障。
, http://www.100md.com
    2.5 术后饮食

    给予易消化、富含钙、锌的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

    2.6 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渗血、渗液多时,及时更换。

    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预防深静脉血拴的形成

    术后进行踝泵练习。麻醉清醒后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尽可能地主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6 s,之后完全放松。练习应分组进行,5~10次/组,3~6组/d。每个动作应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这样可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做此运动时,应进行强力的镇痛,让患者在无痛的情况下锻炼,才可以保证动作的幅度及效果。小腿及足底静脉泵可以在患者回到病房即可开始。锻炼的同时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
, 百拇医药
    3.2 预防压疮

    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防止皮肤擦伤,鼓励和协助患者翻身。

    3.3 预防感染

    保持术区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换药,术后将患者置于单人或双人房间,定时开窗通风,留置尿管期间,做好尿道口护理,同时鼓励患者饮水,可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3.4 假体松动

    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两个月,避免坐矮椅,体胖者劝其减肥,避免跑跳、背重物等活动,防止膝关节假体承受过度压力。

    4 康复训练

    康复的主要内容是关节活动度锻炼及股四头肌增强锻炼。
, http://www.100md.com
    4.1 术后1~3 d的康复训练

    术后1~3 d开始练习抬高患肢,尽可能主动伸屈踝关节和趾间关节,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活动,3~5 min/d。对于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压腿练习尤为重要。术后第2天患者即可坐起练习压腿,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稍垫高足跟,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都要维持5 min左右,到患者不能忍受的疼痛程度为止,这是锻炼伸直的最好方法。晚上休息时可以在患侧膝关节压沙袋,由轻到重进行持续的压腿。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得多,同样也重要得多,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通,并且可以延长假体使用年限。CPM(持续被动运动)机可以缓慢持续的帮助患者锻炼膝关节。在进行CPM训练的间歇期间,主动训练穿插其中。使用CPM机后,患者自觉舒适感增加,疼痛减轻。这是因为规律的关节运动刺激本体感受器,刺激机体产生内啡肽和脑啡肽物质,抑制了疼痛冲击的释放,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

    4.2 术后7~9 d的康复训练
, http://www.100md.com
    术后7~9 d,根据患者的情况,便可扶拐下地活动,先扶双拐行走3~5 d,后扶单拐行走3~5 d,之后便可弃拐慢慢行走。刚下地活动的几天内,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在厕所、走廊、病房等处要注意加强保护,防止意外创伤或骨折。膝关节置换术后7天以内膝关节屈曲要达到90°以上。

    4.3 术后10~14 d的康复训练

    术后10~14 d,继续练习早期功能训练,同时要加强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促进膝关节的活动。

    4.4 术后2~6周的康复训练

    术后2~6周,继续进行上述功能锻炼,并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频率,要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患者坐在床边,主动伸直小腿,反复多次,循序渐进。

    4.5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
, 百拇医药
    出院后,继续康复训练,当股四头肌抬腿有力,膝关节无积液,不肿胀时,可正常行走。一般术后一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另外,平时要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患肢。

    5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膝关节功能重建的一种常见手术,可以解除膝关节的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会逐步增多。相对于其他手术,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手术的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本组1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的疗效,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任梦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15-116.

    [2]吴幼香.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41-142.

    [3]顾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124-125.

    [4]李艳菊.3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66-67.

    (收稿日期:2012-07-31) (编辑:王曼), http://www.100md.com(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