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712
层级责任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制订岗位职责,采取APN连续性排班,对普通内科护士进行层级管理。结果:给予患者进行层级责任模式护理服务后,病房管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急救物品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护士满意度评分均较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前有明显提高。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后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普通内科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可优化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 层级责任; 模式; 内科病房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70-02

    卫生部2010年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拓展、不断细化。而医院的人力资源毕竟有限,如何合理管理护理人员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1]。为了更好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得满意度。2011年8月起笔者所在医院开展层级管理护理模式为患者服务,实施的疗效理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共有13名护理工作人员,都为女性,年龄18~43岁,平均30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4名,助理护士2名。学历: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5名。病床68张(病床使用率约73%)。

    1.2 方法

    1.2.1 传统的管理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即全科有一个指控护士,每天的班次为临床班1人,早班1人,治疗班1人,电脑班1人,付班1个,主班1人,夜班2人。早班和付班上班时间为8∶30~15∶30,其间有30 min进餐时间,治疗班、临床班、电脑班时间为8∶30~11∶30、14∶30~17∶30,主班为7∶30~11∶30、15∶00~18∶00。上夜班时间为晚上17∶30~24∶00,下夜班时间为0∶00~8∶00,早班和治疗班分别负责上午和下午的医嘱处理和药物配置,电脑班负责医嘱的录入和查对,责控护士和护士长每日做好护理指控和护理疑难工作分管,主班负责所有患者的治疗、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宣教,治疗班辅佐主班做好工作,临床班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指控护士相对固定,由科室年资高,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

    1.2.2 分层次管理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采取分层次管理的方法,即依据职称、能力、学力等综合能力及内科工作特点,将护士分为4个层次: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上班时间均为8∶00~16∶00,夜班护士3名,上夜班1名护士,上班时间为16∶00~23∶00;下夜班护士1名,上班时间为23∶00~次晨8∶00;卡夜班护士1名,上班时间为下午16∶00~21∶00,次日6∶00~8∶30,急诊或危重患者抢救随时候命。护理组长相对固定,要求护师职称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1.2.3 建立规范的层级管理程序 要进行规范层级管理,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程序,制定任职资格,护士长、组长、护理人员三级共同参与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编写、实施和完善工作,重新修改各类护理岗位的工作。理清指控点,把各种护理工作责任到人并细化为可知和可控的细则,以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1.2.4 实施持续灵活的层级指控制度 护士长、护理组长要将总控、月控和每日指控灵活结合起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考核,每周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投诉和护理不良反应进行科内讨论,进行原因分析,并作出整改措施,以减少类似情况发生。每月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进行各种护理质量指标汇总,并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月底报送护理部。每季度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操作考核,每科针对科内存在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作出整改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病历书写、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各指标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见表1。实施层级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3 讨论

    提升了护士职业满意度。因为分层级管理要求各位护士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及技能等的学习,不断提高护士职业素质修养,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相应提高,得到领导的赞同,医生的肯定,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及成就感,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方便为患者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护士的管理能力[2],体现了按层级上岗的指导思想。

    层级管理模式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严把护理质量关,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做到事前有评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进。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按标准完成。层级管理模式要求责任护士亲力亲为,切实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总结,使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较层级管理前提高。

    参考文献

    [1]吴鸿珠.基层医院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2):37-39.

    [2]骆惠娟,黄琴,胡琼华,等.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B):2978-2979.

    (收稿日期:2012-11-18)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刘映兰 潘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