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3
编号:13731107
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影响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邱峻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影响,及对近期预后的改变。方法:将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和对照组20 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炎、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每日2次,疗程10 d。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时间、在ICU住院时间和最终转归。结果:经过相同疗程的干预,治疗组TNF-α、IL-6水平有较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较单纯西医治疗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减轻ARDS病情进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及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 导痰逐瘀汤; 保留灌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28-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多种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近年来笔者使用自拟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ARDS,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ARDS是各种因素作用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一部分,笔者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6两种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导痰逐瘀汤保留灌肠治疗ARDS的有关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40例ARDS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0年提出的中国内地的ALI/ARDS的诊断标准(草案)[1]。按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机械通气。排除有严重代谢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入院时已出现MOF的患者;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25分者均不纳入本研究。40例ARDS患者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