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7
编号:13727088
试析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7
     【关键词】 四气; 五味; 临床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145-01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部分,四气是指药物能在人体内发生寒、热、温、凉四种基本反应的药物性质,四气理论的确定以临床观察用药后机体反应及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为依据。五味理论既包含了药物固有的性质,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物滋味,同时也是药物滋味结合药物发挥的作用形成的理论。四气五味理论在临床选方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四气一般是指药物的四种不同药性,即有温、凉、寒、热四种,《本经》最早提出药有温、凉、寒、热四气的说法。中药四气的理论是医者依据药物在人体中发挥相应作用后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和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总结出来的理论,其能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治疗疾病。前人根据临床经验归纳,认为发挥温热作用的药物与发挥寒凉作用的药物在中药四气理论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药物,温热药物属阳,寒凉药物属阴。如能在热性病中发挥明显作用的药物,表明这类药物有清热的作用,一般可归为寒凉药物,属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