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7
编号:1372703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陈倩萍 黎仲雅 梁燕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并予以24 h心电监护、吸氧,遵医嘱予以止痛镇静,注意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控制休克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卧床及住院时间、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医疗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增加护患间的交流,改善护理质量,减少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077-02

    在临床,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治疗患者的方法,但每位患者在体质、病情轻重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也不同,也就是因疾病的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患者个体性差异等因素会存在一些输液反应风险[1-2]。怎样降低输液反应,现已成为护理人员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笔者所在科室护士通过不断学习理论基础,提高操作水平,严格依照无菌技术操作,确保护理质量,明显减少了出现输液反应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2~87岁,平均为(66.67±12.41)岁;对照组中男2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