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27
编号:13716779
抗凝治疗对缺血性疾病预后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7
     【摘要】 目的:探究抗凝方法对缺血性疾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000 IU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2次/d。各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酶原时间(APTT)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明显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FiB)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短,差异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的各项凝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缺血性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预后,可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抗凝; 缺血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139-02

    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的改变,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增高,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保守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在血浆中的半衰期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