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5
编号:13708349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5日 金焕治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拟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82例,按发病时间和最终确诊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发病0~3 h组94例(AMI 51例,不稳定心绞痛43例)和3~6 h组88例(AMI 47例,不稳定心绞痛41例),检测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计算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各组内对比分析。结果:在发病0~3 h,H-FABP敏感性最高,与CK-MB、cTn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3~6 h,H-FABP敏感性最高,与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3 h和3~6 h,H-FABP的特异性均最高,但与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在0~3 h内诊断价值很高,可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69-02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急诊科是一常见的危重心血管疾病。通过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相关蛋白及冠脉造影早期诊断并及时救治,对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因此,寻找心梗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志物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肌细胞中含量丰富的一种低分量胞浆蛋白质,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心肌特异性强,可作为最早期的检测心肌梗死的标志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