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9218
沟通方法在门诊采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黄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应用沟通方法在静脉采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0-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初次采血的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护理后患者皮下淤血情况、恐惧及紧张发生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在采血护理工作中应用沟通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护理后皮下淤血率、恐惧及紧张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采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关键词】 沟通方法; 静脉采血;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97-02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工作的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护理工作的内容日趋复杂。静脉采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在门诊采血过程中有时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再次采血,严重者可能引起护患矛盾与纠纷。沟通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门诊采血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12月初次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抽血室采血患者1000例,其中男578例,女422例,年龄8~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采血,采血量2~20 ml。用佳润牌皮肤消毒剂消毒,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规格相同。两组患者语言沟通能力正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即采取操作前准备、操作后注意事项等简单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语言、非语言混合交流方式对患者在接受静脉采血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采血前沟通。护士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用温和的语气、亲切的微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认真倾听患者的讲述,以关怀、安慰和鼓舞的方式,设法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对于因害怕疼痛而哭闹的患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