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19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张强 刘成霏 李彬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1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扫查。观察记录肿大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等。结果:本组检出淋巴结肿大者137例,以右中下腹为最多见共85例,皆为多发。超声图像显示肿大淋巴结呈分散或串珠状分布,最大28 mm×13 mm,最小11 mm×5 mm,纵横比2.0~2.5。肿大淋巴结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形态规则,以中低回声较为常见,皮髓质分界清晰。内可探及不同程度的血流信号,多分布在淋巴门与髓质内。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反复辨认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注意与阑尾炎相鉴别。

    【关键词】 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 高频超声; 肿大淋巴结;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53-02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导致小儿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患儿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急性阑尾炎等相混淆,造成误诊[1]。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频超声的普及应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就158例患儿的超声图特征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