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178
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秦周礼 李伟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对头孢曲松与左氧氟沙星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头孢曲松以及左氧氟沙星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左氧氟沙星的疗效比较理想。

    【关键词】 头孢曲松; 左氧氟沙星; 急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 R57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133-02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就是急性阑尾炎,脆弱拟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急性阑尾炎治疗的关键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1-2]。本文主要对头孢曲松与左氧氟沙星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女75例,男105例,年龄19~69岁,平均(35.0±12.0)岁。随机的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90例,对照组中女40例,男50例,平均年龄(33.1±11.5)岁。观察组中女35例,男55例,平均年龄(34.2±10.5)岁。本组患者在入选以前均未使用过有关的抗菌药物。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的30 min,使用2.0 g的头孢曲松进行静脉滴注,在手术1 d以后,每天滴注1次。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的30 min,使用300 mg的左氧氟沙星进行静脉滴注,在手术1 d以后,每天滴注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3~5 d的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的延长治疗时间[3]。对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将相关内容在观察表中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对其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在手术的过程中,将脓液留取,并做进一步的细菌培养[4]。采用纸片法对分离株进行头孢曲松与左氧氟沙星的药敏试验。将全部菌株保存,在完成治疗后对药物敏感性进行测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