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8
编号:13675539
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陈远安 苏金辉 陈俊达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术后出血、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鼻窦腔黏膜上皮化,窦口的开放性良好,没有干酪样、脓性分泌物出现;显效: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鼻窦腔内有部分区域仍然有黏膜水肿、肥厚,甚至肉芽形成,有一定的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总有效=治愈+显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真菌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的在健康人的鼻腔、鼻窦黏膜表面存在,并且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4]。真菌性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组织甚至是骨质真菌感染性疾病,也可能是鼻窦黏膜对于真菌的反应性疾病,或者是造成鼻窦内呈现团块状的积聚[5]。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治疗原则要根据术前检查特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