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8
编号:13675583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李飞 张柏银
第1页

    参见附件。

     腰丛神经阻滞后能够阻断大腿和膝关节部位的痛觉和运动,坐骨神经阻滞后可以阻断小腿的痛觉和运动。在麻醉实施中,由于腰丛及坐骨神经解剖位置比较深,盲探进针风险大,效果不确切,易导致麻醉失败,而且还可能造成神经血管及脏器的损伤。选择外周神经刺激仪定位后,以客观指标为依据,定位变得简单容易、准确,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显著提高了神经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5]。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小,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禁忌证少,麻醉效果好,麻醉维持时间长,围术期禁食禁饮要求相对较低,术后患者可以自由体位,不会发生尿潴留[6-7]。这些优点对于老年、心血管疾患、低血容量的患者中维持循环稳定具有重要意义[8]。本研究中,腰丛和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阻滞组患者。这主要是由于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只选择性的阻滞了一侧肢体,对交感神经影响较小,容量血管扩张较少,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不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节段性阻滞了交感神经,使患者下肢容量血管扩张明显,回心血量减少,导致患者血压下降。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患者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术后各种并发症显著减少,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是有利的。腰丛、坐骨神经神经干比较粗大,行神经阻滞时需要足够剂量的局麻药物才能将其完全阻断,而大剂量的局麻药物的使用可能引起局麻药中毒[9-10]。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使用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