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18
编号:13675601
低剂量CT(100 mAs)模式在成人颅内出血复查中的应用价值(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周才金
第1页

    参见附件。

     正常脑组织结构间密度差较小,加上颅骨伪影尤其是颅底伪影的干扰,使得颅脑CT图像质量对低对比分辨力的要求更高,颅脑CT扫描所需的辐射剂量明显较其他部位高。但对于颅内出血患者来说,他们均有明确的颅脑病变,在首次CT检查已行常规剂量扫描,颅内病变诊断明确,临床要求复查CT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血肿的变化、水肿情况及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于新发较小病变的检出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这类患者CT复查对低对比分辨力的要求并不高。

    图1 左侧基底节区血肿及周围水肿

    图2 双侧额叶、右侧颞叶血肿、水肿和占位

    图3 右额叶小的挫伤灶和左额叶血肿

    本文通过对35例成人颅内出血复查患者行常规剂量300 mAs和低剂量100 mAs研究,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CTDIvol为36.57 mGy,杨智云等[10]对7家大医院头颅常规扫描调查的平均CTDIvol为47.2 mGy。本文低剂量组CTDIvol为12.19 mGy,其辐射剂量明显低。但由于降低了辐射剂量,使CT图像噪声增大,其低剂量图像与常规剂量图像相比较,其图像中的颗粒明显增粗[11]。另外图像噪声的高低,颗粒粗细,灰白质及蛛网膜下腔的界限清晰与否,与头围、颅骨以及蛛网膜下隙宽度等个体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诊断效能上,低剂量组图像对占位表现、脑室积血、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等病灶上仍然有良好的分辨力。在对大的血肿、水肿病灶上分辨清晰,但对于小病灶,或是亚急性期的血肿时,需要仔细辨认。对于临床医师来说,颅内出血患者复查CT主要是了解血肿、水肿及占位情况,了解有无大面积脑梗塞、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