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962
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林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对照腔隙性脑梗死时核磁共振和CT的表现,讨论两者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优点和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经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并有笔者所在医院核磁共振及CT影像学资料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经核磁共振和CT检出的病灶数目、腔隙性脑梗死阳性检出率分组进行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劣。结果:核磁共振的病灶检出率为CT的病灶检出率的5.49倍,经 字2检验,CT与核磁共振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确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CT确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6例,CT检查的阳性率为71.7%(86/120),CT与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检出时核磁共振具有比CT更高的诊断价值,其对病灶的检出率也远高于CT。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8-0063-02

    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病因是颅内的小动脉和脑深穿支动脉的狭窄或痉挛而造成的脑缺血性的梗死[1]。腔隙性脑梗死的最大直径一般不超过20 mm,个数为一个或者多个。一些患者因病灶较小,没有明显的症状[2]。虽仅凭CT和核磁共振并不能直接诊断,但CT和核磁共振对正确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了解梗死病灶的数量仍有高度的价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