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2
编号:13657737
基于社区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2
     对待疾病,医生与患者应该是一对紧密合作的好伙伴。但是,如果不能良好地沟通,就不能发现患者患病的真相,没有良好的沟通效果,当然也就无法相互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两者的矛盾也就容易产生。因此,医生必须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

    4.1 加强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医生执业的准入门槛;二是加强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更新的投入,提高医院的硬件水平和软件水平。

    4.2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沟通技巧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务人员沟通的技巧和水平。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诚实和信任。通过沟通,医务人员可以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达到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 百拇医药
    5 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手段

    医务人员可能通过宣传,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外界接受医务人员的工作规则,减少外界的疑虑和神秘感,增加医务人员工作的透明度,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手段。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卫生服务内容;二是通过社区医疗等基层服务和送医疗下乡等形式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三是积极主动地宣传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让患者体会到温暖和实惠[4]。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应忠实诚信,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切实做到处理优化,合理用药,治疗效果优异。

    6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的途径

    6.1 良好的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构建和谐的主导是医务人员。改善医患关系,更多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在法律层面,忽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势必造成其心理隔阂。和谐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建设好和谐社会氛围营造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建设主要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5]。但在现实中,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还不统一,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不明确的现象。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强化“和谐意识”[6]。在与患者的沟通中,首先,传达医院真诚服务于患者,与患者做“心理”疏导、交流,双方顺利达成心里默契[7]。其次,运用基本的要素、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信任感,并让患者愿意沟通[8]。如果沟通不好,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也容易造成误会升级,使沟通“短路”,冲突在所难免。
, 百拇医药
    6.2 强化和谐意识,加强医德监管

    现实中,一般医患关系紧张情况的发生使部分医务人员降低了医疗人员执业的神圣感与自豪感,也影响了对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效率。然而,个别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9]。因此,在加强的同时,投诉网络系统的建设,重视教育、行政管理等措施的实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中的医疗机构都是尤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0]。

    6.3 怀仁爱之心,注重每个细节

    对患者的护理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医生关爱自然、关爱生命,与有爱心医生的价值观追求息息相关。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必须调动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发挥医生的主导作用。医生应该感谢患者,因为患者的健康行为表示了对医生的充分信任—“生活和幸福的追求都托付给你了”,这是人世间最有分量的托付[11]。因此,在接待每一位患者时,医生都应该意识到“患者是对我表达信任来了”,并肩负起一份责任。
, http://www.100md.com
    7 小结

    据调查,医生和患者沟通不畅会造成70%的医疗纠纷。缺乏了解是一种最常见的纠纷。在医疗过程中应当向患者、患者家属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诊治有关的内容。告知形式有口头、书面和公示告知等,告知应通俗、充分、明确、及时和如实[12]。

    医患关系的缓和唯有通过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沟通才可解决,首先在诊疗过程中,彼此进行多方面的了解,最后达到双方理解的相互信任,才能在此诊疗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最后达到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晓翔.医改指归一医患关系之痛的原因与解决之道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2):96-99.

    [2]孟繁荣,刘永兰,房树志,等.浅析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将在医疗付费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144-145.
, 百拇医药
    [3]方正秋.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9,10(16):80-81.

    [4]林雅彬,邢文贤,王烁.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3):23-25.

    [5]郭衍娟,陈卫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95-96.

    [6]樊爱青,赵中安,陆军,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精神病康复管理服务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48-149.

    [7]王兴龙.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37-48.

    [8]徐德武,徐渊洪.浅析医患沟通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5):11-13.
, 百拇医药
    [9]卢建华,吴建国,潘睿,等.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2):55-57.

    [10]孙秀林,莫建中.溧阳社区儿童保健评估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53.

    [11]陈斌.浅谈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20(9):528-529.

    [12]陆昌霞.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路[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58-159.

    (收稿日期:2014-07-24) (编辑:欧丽), http://www.100md.com(倪勇 张峰 李先锋)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