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25
子宫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和预防子宫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和预防子宫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320例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宫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量,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和出血量、总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在注射催产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时,增加子宫按摩,可有效缩短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缩短第三产程,降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是值得临床借鉴的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子宫按摩; 产后泌乳; 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17-02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母乳喂养观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产妇早期泌乳进行刺激可提高婴儿的早期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时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是围生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据研究报道,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产后子宫按摩是通过刺激和按摩穴位,以调节正常生理功能,进而提高产妇的泌乳率和预防产后出血。本文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20例,对其中的160例配合子宫按摩,观察产妇泌乳和产后出血情况,为临床产妇围产期的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3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均足月妊娠、单胎,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干预组年龄22~33岁,平均(28.0±3.3)岁;孕周38~42周,平均(39.6±0.5)周;胎儿体质量2.9~4.0 kg,平均(3.3±2.2)kg;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9.4±0.3)分;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68.3±118.4)min、(51.4±22.4)min。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7.6±3.3)岁;孕周36~42周,平均(39.3±0.5)周;胎儿体质量3.0~4.0 kg,平均(3.3±2.4)kg;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9.2±0.4)分;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52.1±117.2)min、(51.3±22.6)min。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2)有胎盘前置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3)其他系统有严重疾病者;(4)有母乳喂养禁忌证者。
, 百拇医药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操作步骤:分娩过程中,在胎儿娩出后肌注20 IU催产素,并每30 min观察1次出血量;出血量大者可直肠给药400 g米索前列醇。产后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1.2.2 干预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子宫按摩。操作方法:由一名助产人员将一只五指置于产妇下腹部并节奏地放松和挤压其子宫底和左右侧壁,用手掌按摩子宫前臂,力度适中,频率保持在25~30次/min。当发现胎盘剥离时,则停止按摩子宫。助产人员则用左手虎口卡在子宫下部,用手掌阻止子宫体并推动子宫体向上缓慢移动,右手握紧脐带后向外牵引,牵引时力度柔和,促进胎盘顺利娩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量,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总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泌乳量判断:产妇感觉双侧乳房饱满,每天哺乳超过8次,可满足新生儿需求提示泌乳量充足。产妇感觉双侧乳房松弛,用手挤压有少量乳汁,无法满足新生儿需求,需搭配方乳喂养提示泌乳量不足。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泌乳充足率比较

    干预组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产后出血比较

    干预组第三产程时间和出血量、总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 百拇医药
    据研究报道,约有70%~80%产妇产后出血是宫缩乏力所致[3]。因此,若能有效改善产妇宫缩乏力状况则可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催产素可提高产妇子宫收缩能力[4];米索前列醇可有效促进各个时期的子宫收缩,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其促子宫收缩作用更强;因此,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经络学说认为,按摩可刺激人体表面部位并作用于经络,将刺激信息传递至相应脏腑,进而调节阴阳、气血平衡。产后康复按摩是在胎盘娩出后对子宫进行按摩,该法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子宫收缩力[5]。本研究在第三产程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按摩时密切观察脐带状况,若发现胎盘剥离则停止按摩。子宫按摩可直接作用于产妇子宫壁静脉窦,改善子宫平滑肌收缩和缩复功能,降低子宫容积,因此有利于降低子宫产后出血量。

    母乳是新生儿最佳营养来源,其内含新生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可提高新生儿的机体免疫力,还可在哺乳过程中增进母子情感,促进母体恢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中枢神经功能,改变其体内激素水平;产妇分娩后机体处于虚弱状态,气血生化不足,加之伤口疼痛和缺乏相关知识,这些因素均会对宫缩及泌乳造成影响[6-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妇采用子宫按摩后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泌乳充足率明显高,第三产程时间和出血量、总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降低出血量,提高母乳分泌量具有促进作用。贺贵华[8]研究认为,子宫按摩可有利于缓解产妇紧张情绪,维持机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从而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及产后子宫的恢复。部分产妇伴有不良情绪,可在子宫按摩过程中对其进行心理按摩和疏导,并讲解有关产后保健的知识,嘱其家属多在产妇身边陪护。对泌乳量较少的产妇,可同时进行子宫按摩、乳房按摩,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同时进一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9]。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在注射催产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时,增加子宫按摩,可有效缩短产妇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缩短第三产程,降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是值得临床借鉴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帼英,林丽霞,李庆梅.产后定时按摩子宫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36-37.

    [2]何玉婵.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泌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2):84-85.

    [3]张力,刘兴会.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98-102.

    [4]唐建玲.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12-13.
, http://www.100md.com
    [5]周宁.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15-1516.

    [6]吴益莉,张跃明.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42-43.

    [7]周慧轶,厉跃红.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泌乳和预防子宫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10):70-71.

    [8]贺贵华.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789-790.

    [9]牟志华,刘桂英.产后早期定时下腹部按摩及会阴冲洗预防产后尿潴留[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5):45-46.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胡玉玲 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