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80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观察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共86例;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及不同临床因素下发症的发病率。结果:8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有83例,8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行单纯性肝脏缝合修补手术患者53例(63.86%);经治疗,所有86例患者存活83例(96.51%);存活的83例患者ALT(86.42±7.46)U/L,AST(74.19±8.06)U/L,较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情严重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脉搏等临床高危因素均能够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应注意在及时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术式,同时注意控制临床中的高危因素,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 肝功能;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125-02
, 百拇医药
    在急诊外科中,外伤性肝破裂为较常见的损伤类型,相关研究显示其在腹部损伤中所占比例为15%~20%[1]。肝脏质地较为脆弱,结构与功能具一定复杂性,且血液供应较为丰富,一旦肝脏受到损伤,极易引起胆汁泄露及出血,造成感染,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死亡。由此,本研究对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共86例,男女比例51∶35,年龄22~54岁,平均(43.61±1.57)岁;治疗方式:保守的非手术治疗3例(3.49%),手术治疗83例(96.51%);致伤原因:车辆冲撞45例(52.33%),高处坠落23例(26.74%),锐器刺入14例(16.28%),其他原因

    4例(4.65%);合并损伤类型:肾挫伤及破裂8例(9.30%),脾脏破裂9例(10.47%),胸膜损伤7例(8.14%),膈肌损伤4例(4.65%),肠道损伤9例(10.47%);伤情分级(依据AAST分级标准):Ⅰ级21例(24.42%),Ⅱ级13例(15.12%),Ⅲ级18例(20.93%),Ⅳ级15例(17.44%),Ⅴ级12例(13.95%),Ⅵ级7例(8.14%)。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依据《肝脏外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外伤性致伤原因;患者腹痛,可表现出血性腹膜炎相关体征;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破裂[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CT、B超及血常规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肝破裂者;症状表现为昏迷、腹痛、出血者;自行签署或家属签署相关治疗同意书者;受伤6 h内前往就诊者。排除标准:心、肝、肺功能严重损伤者;不配合治疗方案者[3]。

    1.4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生对伤情程度及性质进行判定,对单纯性或刺伤性肝破裂患者,在对其进行血容量补充后,若其血液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保持稳定,则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测下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若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血压及生命体征均表现为不稳定状态,需大量输血,且伴活动性出血则应行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遵循彻底清创、止血以及快速建立引流等原则,术中对肝及其他脏器组织受损情况进行评估,以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清除病因、缓解病情、治疗原发与合并伤。手术治疗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单纯性缝合术(常见术式,多用于Ⅱ~Ⅲ级肝破裂患者的治疗,大针结合粗线进行兜底缝合,常规置引流管)、清创性肝切除术(用于肝脏组织碎裂、失活或无法完成缝合的肝破裂患者)、清创性肝缝合术(肝破裂创面较深患者,创面清理后进行兜底缝合)等。
, http://www.100md.com
    1.5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血常规检查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T、AST、SaO2等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查结果;观察不同临床因素下患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4]。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

    所有86例患者中3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他8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性肝脏缝合修补手术患者最多,共53例(63.86%),其次为清创性肝脏切除术患者,共11例(13.25%),详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结果

    所有86例患者存活83例,存活率为96.51%,手术治疗后死亡3例,其中单纯性肝缝合修补手术2例,清创性肝脏切除术1例,均由严重性合并伤导致。

    2.3 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情况

    所有83例治疗有效患者,其治疗前的ALT、AST均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SaO2明显降低;经治疗所有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4 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所有83例治疗有效患者中共出现并发症17例(20.48%),伤情严重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脉搏等因素对患者预后存在影响,各个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外伤性肝破裂是临床外科的常见疾病,受伤后患者死亡率较高,因此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相当重视。在临床治疗中,对于伤情较轻(AAST为Ⅰ~Ⅱ级,腹腔内无其他脏器合并损伤,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伤情控制,避免腹内探查活动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但治疗需在医护人员全程严密监测下进行[5]。对于伤情严重患者临床治疗遵循及时诊治与采取合理手术方式的原则。本研究选取8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其中3例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全部存活,83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存活80例,说明在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临床治疗的理想效果。, 百拇医药(耿立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