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4
编号:13656232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另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4.4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呼吸内科病房; 风险管理;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109-02

    呼吸内科患者的年龄一般比较大,病情比较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引起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引起患者出现伤残、死亡等风险因素,且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为了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对17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8~75岁,平均(51.8±3.8)岁。另随机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86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9例,女37例,年龄26~79岁,平均(52.7±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风险因素分析 对呼吸内科病房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患者疾病因素。呼吸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病情比较重,病情变化比较快,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容易引发的风险因素比较高。(2)护理人员因素。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年轻护理人员比较多,其专业护理操作技能不足,如在进行患者抢救时对器械应用不熟练等;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由于工作的疏忽,如未认真检查输液药品导致发药、输液错误等。(3)管理因素。由于内科住院患者比较多,护理人员入手不足或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不足,容易导致护理工作中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4)环境因素。在病房、走廊等环境中的安全设施障碍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伤害,如摔伤、坠床等风险事件。
, 百拇医药
    1.2.2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仅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吸内科中的各项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如下:(1)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以改善护理服务环境与加强对服务设施的建设,保持地面的干燥、整洁,以减少跌倒摔伤事件的发生;同时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对工作区域进行合理设计,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2]。(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法律知识的培训。医院要定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及沟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的熟练度,并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的观察与处理能力。同时,通过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时应提前、详细地告知患者护理服务的内容及意义,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拉近护患关系,能有效提高的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能有效避免患者因躁动、不安引起的插管松动等风险事件[3]。另外,加强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以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这就要求医院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掌握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规程。通过不断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其防范风险意识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有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制订合理的风险评估表。由于呼吸内科临床中的老年患者较多,因此需要制订跌倒、烫伤、坠床等风险评估表,以对风险进行等级评定[4]。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以使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4)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流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学习,以使护理人员能掌握护理工作的细节、重点[5]。同时,还应组织一些优秀的护理人员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并建立由护士长-组长-成员组成的控制体系,加强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以找出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以便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强化护理工作制度,如查房制度、交班制度、消毒与隔离制度以及护士考核制度等,以规范各项操作的流程,有利于减少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6]。(5)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与证据意识。护理文书是患者整个诊断、治疗、护理的详细、原始记载,也是医疗纠纷时的重要法律证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护理文书的规范化,如内容、时间、格式都要真实,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治疗、护理,必须及时、全面做好文书记录[7]。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熟练度、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及护理质量等20项。评分在85分以上者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0~85分为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刘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