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0
编号:13639074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112例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探讨心力衰竭与2型糖尿病关系,评价临床疗效,总结防治心力衰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心功能等级分为三组,比较三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指标与标志物水平、心功能等级、预后,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等级改善情况。结果:心功能分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等级:Ⅱ级50例、Ⅲ级41例、Ⅲ级21例。Ⅳ级组糖尿病病程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年龄高于Ⅲ级组、Ⅱ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HbA1c水平高于Ⅱ级组,Ⅲ级组CRP、ESV、EF水平高于Ⅱ级组,低于Ⅳ级组,治疗后患者LVEF、CI、CO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VEF、CO水平低于治疗后,Ⅳ级组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高于Ⅱ级组、Ⅲ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越大、糖尿病病程越长,患者心功能等级越高;FPG水平不能作为心功能分级预测指标,HbA1c预测性更强;心功能等级越高,患者心脏超声相关指标越差,心脏负荷越重;治疗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超声指标水平;心功能等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对于高龄、长病程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筛查、控制冠脉病变,及早发现心力衰竭,以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增加随访频次,提高干预强度。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044-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0.024

    糖尿病与冠心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兼有两病老年人亦不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统计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病死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率高达80%,发生心力衰竭率是无糖尿病者2.5倍,每增加1个单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增加32%,50%~70%糖尿病死亡患者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心力衰竭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各类心脏病终末期阶段,我国35岁以上人群慢性心衰发病率高达1.1%~1.5%,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者5年内存活率仅为35%[1]。冠心病是心力衰竭主要病因之一,同时约5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24%患者步入糖尿病前期。由此可见,老年2型糖尿病、冠心病与心力衰竭关系十分密切,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处理难度大。既往本院共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112例,现报告如下,以供读者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2例患者,收治于2014年3-7月,均为内科收治,其中男71例,女41例,年龄60~82岁、平均(68.2±6.4)岁,糖尿病病程7~19年、平均(13.2±3.4)年。NYHA等级:Ⅱ级50例、Ⅲ级41例、Ⅲ级21例。合并症:高血压59例、脂代谢异常60例、多发性神经性病变53例、外周血管性病变39例、眼底病变28例。合并症:糖尿病肾病40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49例,有心肌梗死病史61例。吸烟24例,饮酒史18例。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2)年龄≥60岁;(3)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患者在糖尿病治疗、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每日监测体重(如在3 d内体重质量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考虑患者已有钠、水潴留,需要增加利尿剂剂量 )、限水、限钠,休息和适度运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患者消除液体潴留后,使用可改善预后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达到目标剂量(血压耐受的情况下,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滴定过程及目标剂量个体化。螺内酯初始剂量10~20 mg,1次/d,目标剂量20 mg,1次/d。

    1.3 观察指标

    (1)血糖与血清标志物:晨起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患者血浆HbA1c、CRP、FPG水平。(2)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对比: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心功能等级糖尿病病程与年龄比较

    Ⅳ级组糖尿病病程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年龄高于Ⅲ级组、Ⅱ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心功能等级相关指标比较

    Ⅱ、Ⅲ、Ⅳ级组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HbA1c水平高于Ⅱ级组,Ⅲ级组CRP、ESV、EF水平高于Ⅱ级组,低于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患者LVEF、CI、CO水平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VEF、CO水平低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Ⅱ、Ⅲ、Ⅳ级组6个月后预后比较

    Ⅳ级组6个月内,再次住院率高于Ⅱ级组、Ⅲ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百拇医药(闫俊芳 杜映荣 李红娟 徐肇元 吴颖洁 肖怡)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