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6
编号:13633179
多层螺旋CT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及穿孔部位的判定(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6
     3 讨论

    3.1 穿孔部位及原因

    消化道穿孔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病因很多,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占20%~30%,还可见于炎症、梗阻、外伤、肿瘤等。消化道穿孔容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继发性的腹膜炎体征要到24 h以后才出现,这无疑增加了合并腹腔脓肿及死亡风险,因此快速诊断、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消化道穿孔的位置不同,手术方式亦不同,对于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穿孔,可采用腹腔镜修补微创治疗,而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穿孔常需剖腹探查,手术创伤较大[2]。术前明确穿孔的位置、病因及并发症,可以提前预知手术的难易程度,制定适当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风险,从而减少阴性手术及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的机会,减轻患者痛苦。

    3.2 CT征象

    3.2.1 腹腔内游离气体 腹腔内游离气体是诊断消化道穿孔最关键的征象。多层螺旋CT对于消化道穿孔游离气体的检出敏感性可达100%,并且游离气体的位置与穿孔的位置密切相关[3]。门静脉周围气体征、镰状韧带征和肝圆韧带征往往是提示胃、十二指肠球部穿孔的有用征象[4]。尤其是门静脉周围气体征(periportalfreeair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