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1期
编号:13116347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临床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的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临床疗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内镜高频电切术,于术后统计疾病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成功切除率高于对照组,预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息肉病理检查发现,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县腺瘤性息肉为主要类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疗法作用突出,可降低预后复发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 无蒂息肉;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1-0036-03

    doi:11.14033/j.cnki.cfmr.2016.11.020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消化系统的多发性疾病,由上皮黏膜增生引发,分布于患者肠胃组织。无蒂息肉是此类病症的常见类型,临床均借助传统电切术治疗,但预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逐渐被限制性使用。近年来,通过临床对无蒂息肉病症的研究发现,内镜黏膜切除术效果显著[1]。为了进一步的观察此类术式在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00例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作为主要调查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5年2月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的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调查成员,按照临床疗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30~72岁,平均(52.2±2.2)岁;息肉直径0.5~1.9 c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