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32125
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整体护理干预体会(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时间,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34例(94.4%),并发症发生2例(5.6%);对照组护理满意27例(75.0%),并发症发生8例(22.2%)。试验组患者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整体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4-010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4.053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安全性高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治疗优势,临床应用广泛[1]。实践表明,护理措施的应用会关系到患者的恢复情况,不同的护理方案会带来不同的预后效果。对此,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2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55.6%),女16例(44.4%);年龄21~75岁,平均(46.8±1.6)岁。试验组中,男18例(50.0%),女18例(50.0%);年龄22~73岁,平均(45.6±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医师工作。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外科学》[2],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CT检查显示胆囊增厚,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水平增高,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生活和饮食情况,完善各项检查;术后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做好基础护理操作,观察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

    1.3.2 试验组 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对手术认识不足,患者在术前容易形成恐惧、烦躁等心理。对此,要求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满足护理需求。使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和优势,或者邀请治愈患者讲解治疗感受,以此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积极性。还要获得家属支持,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术前准备。遵医嘱辅助患者完成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确保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根据患者的器官功能对健康状况做出准确评估,以确定麻醉方式、手术方案、耐受程度。(3)合并症处理。合并慢阻肺、哮喘患者,要测定肺功能,依据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情况给予抗炎、平喘、吸氧治疗,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以满足手术适应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合理选用降压、降糖药物,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

    1.3.2.2 术后护理 (1)体征监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的患者送至监护病房,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准确记录异常反应。患者未清醒时,选择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清醒后可以选择半卧位,帮助患者拍背促进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氧分压,确保患者有充足的氧气吸入。(2)引流护理。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红肿现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饮食护理。患者恢复排气后可以进行流质饮食,选择高纤维素食物和高碳水化合物,加快肠胃蠕动,有效缓解腹胀;禁食高脂肪、高热量、刺激性的食物,体质较弱患者可以实施营养支持。(4)并发症护理。第一,呕吐。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多巴胺、乙酰胆碱等对外周感受器、呕吐中枢造成的刺激,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对此,可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物,严重患者适当服用止吐药物。第二,疼痛。在二氧化碳残留、手术操作的影响下,患者肩部、上臂、腹部容易出现疼痛现象。一般1周左右即可自愈,护理人员可适当对患者的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同时选择舒适体位,能够促进症状缓解。第三,出血。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现象,或者引流管内存在血性液体,可能是发生出血。要求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实施超声检查,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避免耽误病情。第四,胆漏。引流过程中发现存在胆汁样液体,可能发生胆汁漏,及时向医师汇报并查明原因。还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现黄疸,术后复查肝功能以明确胆管损伤、胆管结石等。第五,肺部感染。患者表现为咳嗽、发热、肺部啰音,要求加强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排出分泌物,选用药物进行平喘、抗炎治疗,必要时采集痰液样本进行药敏试验[3-4]。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为代表。(2)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3)观察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 百拇医药(郭孝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