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9期
编号:12943237
血清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9期
     2 结果

    2.1 哮喘患儿和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清IgE、EOS对比

    哮喘组患儿血清IgE及外周血E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IgE、EOS对比

    处于发作期的患儿IgE、EOS水平较缓解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是与个人过敏体质、环境因素、多基因遗传相关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内分泌、神经各个系统,十分复杂。近几年,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和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多种生物介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学机制是指Th1/Th2失衡,正常人是以Th1占优势,而哮喘患者体内是以Th2占优势,这是发生哮喘的重要基础[3]。多种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3等表达明显增多,IL-4可促进IgE的产生,IL-5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和分化,IL-13可促进黏液的分泌和诱导气道高反应性[4]。因此,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IgE、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