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24期
编号:13110104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近两年收治的107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107例骨折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康复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水平、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指标、下床活动时间等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整合护理资源,进而提高护士的风险防控意识,促进术后骨折愈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该管理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分层级护理管理; 骨科; 风险防控; 护理质量; 应用研究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072-03
, http://www.100md.com
    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无法最大限度整合医疗资源和提高利用率,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较高的年资护士,同样要参与日常巡查、病房管理、样本采集等基础护理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年资护士的专业特长和技能[1],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将该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临床护理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7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82例,女25例,年龄24~71岁,107例骨折患者入院后择期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类型、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将患者分层,随后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共计患者58例,其中女14例,男44例,平均年龄(39.7±2.6)岁,骨折至入院时间2~13 h,平均(6.9±1.3)h,单处骨折患者49例,两处及以上骨折患者9例,其中6例患者脊柱骨折,44例患者四肢骨折,8例患者锁骨骨折,开放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43例,骨折原因中交通意外25例,跌倒坠落19例,暴力击打10例,其他原因4例。对照组49例,男38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3±2.1)岁,骨折至入院时间3~10 h,平均(6.4±1.5)h,单处骨折患者43例,两处及以上骨折患者6例,其中5例患者脊柱骨折,40例患者四肢骨折,4例患者锁骨骨折,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39例,骨折致伤原因中车祸21例,暴力击打9例,坠落跌倒16例,其他原因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http://www.100md.com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围术期介入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介入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分层管理制度及原则,依据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护理人员学历、职称、从业年限等条件,将护理人员分成四层,确定每层护理人员的入选条件、工作重点及主要职责[2],护理人员的层级越高,要求的学历水平、职称、从业年限越高,需承担的主要工作以管理及技术指导为主,层级较低护理人员,降低对学历、职称、从业年限的要求,承担的工作也应以一线工作为主,护理人员分层级划分完成后指定本层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辅助护士[3]。定期组织不同层级护士培训,按照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及职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过程注重实效性,最终以工作能力作为培训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将出勤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操作技能纳入考核中,为激励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将考核结果纳入护理人员的晋升、职称评定等环节中,同时,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较强护理人员可调整至更高层级,而工作能力较差护理人员亦可降低层级[4]。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术后康复观察指标包括骨痂X线评分、骨密度(BMD)、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12周采用骨密度检测仪测定患者骨密度值,同时采用X线机观察患者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根据骨膜反应、骨折部位齐整度及BMD值对骨痂形成情况进行评分,评分在1~3分,评分越高说明骨折部位骨痂填充越饱满,骨折愈合越好[5-6]。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评价,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调查内容包括风险认知、风险察觉、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防控效果评价[7-8],护理质量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护理操作、沟通技巧、病房管理、服务态度、安全教育及巡视、护理文书书写、个人隐私保护、药品设备管理[9-10],各项调查指标均采用10分制,评分越高说明风险防控意识越强,临床护理质量越高。由笔者所在醫院专业人员使用自制问卷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内容包括日常护理规范性、护理态度、帮助解决问题及反馈信息等主观感受进行判断,调查结束后由专业人员对问卷内容进行评价。骨科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常见的风险事件包括切口感染、压疮、跌倒、意外伤害及深静脉血栓等,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例数,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对护理安全性的影响[11-12]。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百拇医药(郑春兰 林建锋 张海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