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765
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诊治的脑瘫高危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存在脑损伤和神经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2)神经系统检查异常:如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3)发育量表评测结果为边缘或落后;(4)全身运动(GMs)评估为痉挛同步性或不安运动缺乏;(5)除外未按时随访及首次随访时年龄>6个月;(6)除外非静止性疾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小儿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1~6个月,平均(3.5±1.4)个月,其中痉挛同步8例,肌张力高的不安运动缺乏14例、肌张力低的不安运动缺乏10例。对照组小儿患者男13例,女11例,年龄1~6个月,平均(3.2±1.5)个月,其中肌张力高的不安运动缺乏15例、肌张力低的不安运动缺乏9例。两组性别、年龄及患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家庭指导,由康复治疗师将一些简单手法教给家长,回家后家长自行练习,并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普及与康复相关的常规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包括:四肢推拿、吞咽训练、拇指按摩、婴儿抚触、婴儿被动操、婴儿被单操、视听刺激、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感觉统合功能训练、认知语言和社交感觉统合、理疗(经颅磁电刺激疗法)等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