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676
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期
     【摘要】 目的:讨论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进行大量输血的104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分别对在大量输血前后的血清K+、血清Ca2+、血清Na+、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大量输血后,患者APTT、PT及TT水平明显高于输血前,FIB水平低于输血前,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清K+和血清Ca2+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患者血清Na+水平变化程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量输血后,血清总蛋白(TP)、天冬氨基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进行大量输血后,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部分电解质指标,因此需要对患者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肿瘤; 大量输血; 检验指标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02

    目前临床对于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