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122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蔡耀权 李穗 柳建中 胡峻岩 王正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以及神经外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在早期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测定患者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气后的抢救成功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LIS评分、GCS评分以及ALl指数,观察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 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68.6%;机械通气治疗前的GCS评分、LIS评分、ALl指数等指标与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呼吸及生理指标在机械通气后均达到通气目标;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机械通气;颅脑损伤;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72-02

    颅脑损伤易导致脑损伤,造成患者昏迷,引起较为严重的呼吸衰竭,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机械通气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能够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误吸,缓解患者的低氧血症[1],对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颅脑外伤患者,以探究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颅脑损伤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以及神经外科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收诊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从中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男53例,女17例,年龄18~67岁,平均(37.3±5.2)岁,其中,严重脑挫裂伤13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9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7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5例,外伤性脑室出血3例,原发性脑干外伤14例,脑干外伤合并脑挫裂伤9例,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颅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4例,所有患者结果均经颅脑核磁共振或CT确诊,所有观察对象中,行急诊手术者23例,行保守治疗者47例,行气管切开者19例,经口气管插管者24例,经鼻气管插管者17例。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脑外伤导致的呼吸衰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