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414
调神疏肝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佟欣 刘丹丹 卫彦 寇吉友 杨添淞 乔立达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表1)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尚属于中医学的“郁证”范畴。《医经溯洄集·五郁论》曰:“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中医学认为,郁证的发生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但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而成。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指出:“木郁达之。”脑卒中后抑郁是因卒中后肢体偏瘫及活动受限而由心因反应使其出现情绪低落、忧思悲哀、肝气郁结不得疏泄而致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