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9078
稳准精快: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与探索(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
     “尊重人,呵护人的身体和心灵,以人为本,因循自然之道,解决人体之诸多病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创伤。”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教授接受采访时,再三重复和强调的话。

    众所周知,21世纪大外科的发展方向是微创领域的发展与探索,微创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业精于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教授在自己的“术业”领域,依托大量的临床实践,广泛开展微创技术应用与研究工作。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段华主任提出,要“稳、准、精、快”地发展微创技术,引领妇科手术的发展方向。她强调,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追求,但微创技术更要追求理念上的进步。

    “手术刀”的演变

    说起微创技术未推行前的手术,段华教授把它概括为“‘一把刀’的历史时段”。

    “利用手术刀做手术,很难避免对身体的创伤。”段教授谈起我国手术史的发展时说,“在没有利用微创技术做手术之前,手术为患者带来的创伤是在所难免的,医生也为此非常苦恼,特别是妇科手术。比如因为一个微小的肿瘤,就有可能切除整个子宫。这样不但伤害了患者的身体,更摧毁了患者的希望。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我都忍不住感叹医学技艺的局限性,但从我接触到微创技术开始,我的希望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如今,我甚至可以百分之百地治好良性肿瘤,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现在做手术,已不再是过去‘一刀切’的做法,而是针对局部位置做轻微的手术,给患者以最小的创伤、甚至没有创伤——这正是我的微创技术理念。这样的理念也一直在支撑着我,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和迈进。”
, http://www.100md.com
    段华教授接着回顾说,早在我国古代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开始使用手术刀的记载;三国时期华佗刮骨疗毒的事例,即是古代术式的典范。到了明代,医疗器具已非常精致,而使用手术刀也较为频繁。但在历史典籍中较为集中地记载手术刀的使用情况,则是在清代。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医学科技也在突飞猛进地演变和发展着。现代手术刀的种类已经不胜枚举,如:普通手术刀、高频电刀、PK刀(等离子超脉冲发生器)、氢气刀、Ligasure血管封闭系统、超声刀和微创旋切系统等等。比如单拿临床手术来说,用到的手术刀就有水刀、激光刀、等离子刀等。

    段华教授认为,现代医学手术已经远远不是“一把刀”的状况了。各种新能源、新技术的介入,使得手术变得更加精准和快速。形象地讲,现在应该是“几把刀”、甚至各种刀的时代,这也是微创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段教授说,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设备的发展,再加上现代高科技、新能源的介入,使得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下,微创技术备受关注,且发展得非常迅速。
, http://www.100md.com
    “微创”的理念与术式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微创的理念就在这里——既要治病,又要减少创伤。”段教授的这句话,一直回响在记者耳边。在采访期间,受段华教授的感染,记者也一直在思考微创到底能给患者带来什么,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进步,如此迅猛的发展状况说明了什么?当记者无意间看到一名患者即将出院时留给段教授的纸条时,顿时有了切实的体会。纸条上是一首七言古诗:“花甲病重看段医,技高貌美名不虚。慢言细诊轻柔语,快刀精准去沉疾。三生有幸逢高手,四季无烦奔古稀。深谢京城医道好,世人称赞不足奇!”

    一句“快刀精准去沉疾”,道出了段教授在微创技术方面的追求以及实践效果。

    “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器官功能。” 段华教授介绍道,“微创手术的特点就是创伤小、恢复快,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脏器,缩小并发症的几率。”她举例说,“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腔内病变的微创技术,不需要切除子宫、也不影响患者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不破坏盆腔正常结构,当然,更保护和维持了患者的女性特征。”
, http://www.100md.com
    “创新只是为了加快发展。术式的改变、基础理论的改变以及机制方面的探讨,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段华教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兢兢业业地奋斗着。记者看到她手边正在制订的《妇科微创技术标准和规范》,其数万言的标准,更像是一条条成功的经验、一双双指导手术的手,规范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没有在奖项面前停止过追求,却也没被奖项牵绊住追求更高境界的脚步;没有在著书立说方面辍耕不作,却将真正的理念和技术传播得更远。”这是段教授的求学真谛。她一直是在向一种理念进发,而这种理念更是成就了她专研的硕果。

    方兴未艾的“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如今已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段华教授介绍说:“卫生部从2006年开始,就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来加强微创技术的规范化发展;2009年就已经建立了相关机构;2010年建立了多个微创技术培训基地,有42家机构已经正式挂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正式机构出现。”段华教授认为,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微创技术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好的发展环境给科研和临床人员以绝佳的、实现理想和向技术奋进的希望和机会。
, http://www.100md.com
    在采访中段华教授提出,微创不止是术式,更是理念。记者翻阅了段教授主编的《微创妇科全真手术》,这部由段华教授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编写的专著,代表了国内宫腔镜、腹腔镜及阴道手术的领先水平,规范了妇科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囊括了妇科微创手术的常见病种,介绍了当今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最新术式,融合了权威专家的经验和体现,体现了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实践和理论的最新进展。借以“全真”形式,重点介绍了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微创治疗特点及诊疗过程,也辑录展示了部分妇科疑难、复杂病例的新术式、治疗方法和经验,并在详细讲解宫腔镜、腹腔镜以及经阴道手术的基础之上,对术式的运用、操作要领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等,进行剖析与点评。这本学术专著由于针对微创手术案例逐个分析和讲解,更像是一本微创世界的天然宝藏,里面有无数的技能等待着相关人士去学习、去理解。

    段华教授认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外国医师在京短期行医资格考试中心、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会等学会协会等机构的诸多职能,以及卫生部妇科内镜培训(北京)基地、北京市妇科微创诊治中心等全国各地培训基地的建立,都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普及和发展微创技术,减少病痛,以达到真正的“微创”境界,让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带来的福祉。对此,段华教授感概地说:“这在以往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们现在竟然做到了,并且还做得更加出色!”, 百拇医药(冯双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