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3178532
甲钴胺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
     2.1.8?与中成药的联用?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的中成药注射液因具有不良反应少,可以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种机制调节的特点, 临床常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DPN,并取得较好疗效。比如分别联合川芎嗪[17]、丹红[18]、疏血通[19]、血塞通、黄芪[20]、葛根素[21]、银杏达莫[22]等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起到叠加和互补的作用,能明显缓解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大,临床效果满意,但由于研究样本较少,治疗时间短,其长期疗效及副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2.2?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 ,IFP),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特异性面神经炎导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目前 IFP 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族、中药、针灸及抗病毒治疗等[23],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维生素B12[24]。甲钴胺联合更昔洛韦分散片[25]治疗IFP的临床疗效确切,治愈率高于单纯应用更昔洛韦分散片;甲钴胺联合七叶皂苷钠[26]治疗急性IFP能增加面神经部位的血液循环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