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5期
编号:13178221
385例PICC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
     3?原因及护理对策

    3.1?静脉炎

    置管前应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提倡早期置管,避免放化疗致静脉损伤后再行置管。评估患者血管情况,根据血管粗细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贵要静脉是PICC首选静脉。姜珍等[1]认为穿刺时选择在肘下两横指,避免直接在血管上方及肘关节处穿刺,防止了穿刺点较长时间渗血及静脉炎的发生。避免穿刺点过低、过高,血管相对较细,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及淋巴回流障碍。穿刺前预冲手套上的滑石粉,用肝素盐水预冲导管,燓红苓等[2]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经肝素盐水完全浸泡过的PICC导管,其兼具抗凝血和润滑作用。减少置管时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静脉炎的发生率仅为6.6%,明显低于未经处理导管发生率的26.6%。送管动作轻柔。血管粗直的患者,送管不能过快,以每次大约0.3~0.6 cm的速度推进,使血管壁逐渐适应导管[3]。置管后嘱患者抬高上肢,避免过度活动,适当热敷,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给予积极处理,如热敷,理疗,喜疗妥外用。

    3.2?防止导管堵塞

    保持PICC导管通畅,防止扭曲打折,置管时使导管尖端处于正确位置,遇有胸腔压力增高时及时冲管。静脉高营养时每4小时冲管1次,输注高黏稠度大分子的甘露醇、脂肪乳必须先用20 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如抽血后,应冲洗40 mL生理盐水以防堵管,尽量不用导管输血,两种药物间尽量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3.3?导管相关性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无菌防护,妥善固定,防止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及时更换输液接头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