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21期
编号:13176149
MSCs修饰受体胸腺对异种心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朱震 沈振亚 陈海军
第1页

    参见附件。

     2.4?供受体脾淋巴细胞毒性试验(MLC)

    效应细胞为第15天经胸腺修饰后的大鼠脾淋巴细胞,刺激细胞为豚鼠脾淋巴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的细胞,效应细胞与刺激细胞和CCK-8行单向混合后进行细胞培养。空白组、对照组与胸腺修饰组的MLR测定结果平均值见表2,分别为0.40±0.23、2.76±0.10、1.93±0.03,3组的MLR测定结果呈增殖反应。胸腺修饰组、对照组的刺激效应平均值分别为:381.20±12.01和590.20±15.38,可见胸腺修饰组的受体淋巴细胞刺激效应平均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众多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系统研究证实,同种啮齿目小动物胸腺修饰后可在心脏移植模型中成功诱导出“永久性、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耐受[3-5]。其中沈振亚等[6]研究发现异种胸腺修饰后的受体,经过辐射照射后,第7天能抑制IgG类天然抗体的生成。已经有实验证明豚鼠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大鼠胸腺中存活,且豚鼠MSCs在受体大鼠胸腺微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向环境中多种细胞分化。从免疫角度看,MSCs本身具有低免疫原性,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因为这样独特的免疫学特性会降至很低,从而可以更有效的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作用[7];在免疫系统中MSCs具有复杂的调节T细胞和B细胞功能的作用[8-9],使所在机体的免疫反应降低,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骨髓MSCs本身具有生长分化可适应性的变化并随环境定向分的特性。Sallusto F等[10]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大鼠心肌被注入标记后的MSCs细胞,移植细胞经4~6周后完全分化出与正常心肌细胞及相似的结构,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随心肌组织微环境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