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9519
中药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向贵武
第1页

    参见附件。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针刺可以疏经理气、通络止痛、濡养经脉。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已经充分证实针刺通过调节痛阈治疗坐骨神经痛所引起的疼痛,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对神经纤维损伤起到恢复的作用[5]。因坐骨神经痛是由于经气闭阻,不通而痛,基于本病是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觅证为多的特点,故取膀胱经之环跳穴和委中穴以及胆经之阳陵泉穴为主穴。《甲乙经》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腰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环跳穴是足太阳与少阳之交会穴,针刺环跳穴能够缓解腿痛无法屈伸等症状,有较好的舒筋止痛之功效。委中穴是膀胱经合穴和膀胱下合穴,《针灸大成》中曰:“腰脚疼痛,委中、人中。”《甲乙经》者针对阳陵泉穴又曰:“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筋会,针刺阳陵泉缓解膝股外廉痛。针刺这三穴共凑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强筋止痛之效。在配穴的选取上,临床多在其痛区所寻经脉辨经酌选腰部及下肢腧穴,加强功效,以活血通络,“通则不痛”。

    针灸治疗为临床上治疗该症的常用疗法,但起效较慢[6]。中药内服,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主要起到益气活血通痹之功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